规模是业绩杀手?百亿量化这么看

2021-11-14 21:05:54

  不少私募人士表示,量化规模的快速增长等因素,会对超额收益造成一定影响,但这几年依旧是行业发展的红利期,未来国内量化策略收益会慢慢下降,跟美国等成熟市场靠拢。因此,降频、转向基本面量化策略,拥抱机器学习,不断创新研发,挖掘另类数据,是未来能够保持超额的秘诀。

  “⻓期来看,⾏业规模越⼤,超额收益越低。美国投资者能买到的量化基⾦,年化超额收益普遍是个位数的,说明美国的量化竞争已经到了红海时期。相⽐⽽⾔,国内的投资者未来⼀段时间依然可以享受还不错的超额收益,这都是⾏业发展期的红利。我们认为,未来三五年后或更久的某个时间点,国内投资者能买到的量化基⾦也会降低到个位数的年化超额收益。” 聚宽投资总经理王恒鹏说。

  千象资产表示,随着市场中量化私募规模不断增长、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市场上非理性的波动越来越少,量化私募的超额收益一定会逐步下降,参照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目前量化类产品在总体资产管理行业当中所占的规模仍然较低,未来几年应当仍处在量化策略的红利期,超额水平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或者下滑速度较为缓慢。”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量化策略的收益率、波动率以及管理规模之间,存在不可三角的关系,会相互制约,对于量化私募而言,不可能做到三方面同时兼顾,也就是说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增大,量化策略的收益率肯定会摊薄,同时波动率会加大。随着量化规模越来越大,策略之间也会相互竞争,虽然红利未来依然存在,但是一个不断摊薄的过程,现在国内量化私募的超额普遍超过了15%,未来会缓慢向美国市场3%-5%的超额收益靠拢。

  关于具体规模对业绩的影响,汇鸿汇升首席投资官张辉分析,从量化机构角度,规模的快速放大一定会影响其现有策略:第一,在小规模下使用的高频或者高换手策略被迫降频到低频或者低换手,但其未必都能具有低频的策略的能力;第二,规模扩张会使原有的一些信号由于信号拥挤而失效,对策略的快速迭代能力也是挑战;第三,规模扩大后为获取相同或相当的收益,必然会伴随收益波动的上升,纯alpha降低,更多需要靠获取行业或者风格的beta来获取收益。

  喜岳投资首席投资官唐涛表示,百亿量化私募的增加是对量化资管行业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让大家更加关注量化投资。“规模是否会影响业绩取决于底层策略的趋同性和策略本身的可承载性。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量化私募集中在以量价为主的高换手率策略,而高换手率策略高度依赖于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如果这个赛道拥挤性大幅上升,相应的管理人不能有效的对策略进行迭代更新,未来的超额收益是有挑战的。”

  但也有百亿量化私募称,规模不是业绩的杀手,策略失效才是。最近量化表现不好,有的可能是敞口比较大,有的是研发能力没有跟上,有些是市场短期剧烈波动的效应。国外可以管几百上千亿美元,市场也要成熟,目前对量化的要求回报率过高,不得不要承担高风险。

下一篇:世界黄金协会:10月中国黄金ETF总持仓创新高
上一篇:投资框架和方向,要从五年十年维度出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