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电芯圈子里最懂周期的

2021-08-18 21:36:00

  今年超额收益更多来自周期。年初我的收益是-6%,没想到居然拿到了第一笔机构投资者的申购,他们通过对新能源基金的搜索和前十大研究,发现我有超额收益,别人是负两位数。当时的超额收益,就是来自重仓了稀土,再到后来我买了很多锂,也提供了超额收益。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我是电芯圈子里最懂周期的,这跟我的复合研究背景有关。

  有一家电池二线亿市值,内部我是第一个写邮件挖掘的,标题是电子烟龙头崛起,当时我看到200亿市值。18年熊市,能找到涨50%的股票很难。

  这家公司当时不是主流,业务复杂,各种电池业务,还有电子烟,覆盖的人少,卖方推过来后,我觉得很有意思,去惠州和公司聊,确实超预期。当时我把业务分拆了一下,给了19年8亿盈利预测,25倍估值,就对应200亿市值,最后公司盈利13-14亿,大幅超预期。

  后来这家公司来上海参加策略会一对多交流,我就去和管理层做了一次沟通。当时其他买方分析师主要关注动力电池的亏损,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我那时候还挺着急的,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公司的主要矛盾,我们只要知道动力电池的亏损是否增加就行了,而带动未来利润增长的是新业务,就是电子烟和原电池。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荆门基地,老板是湖北人,相当于回报家乡,聊下来也是很好,我们才慢慢开始买。 投资大部分时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到了19年,很多业务原先没想到,ETC强制执行,TWS耳机电池,工业大麻概念。 我特别喜欢短期有安全边际,中期有催化,长期逻辑比较好的标的。短期,涨50%,估值才回到历史中枢。中期,一季报增速100%以上,A股喜欢高增长,戴姆勒有大突破,包括进入宝马供应链,都是很牛的客户。短期有电子烟、原电池提供业绩,长期动力电池厚积薄发,涨到1000亿我有点看不懂了,什么概念都有的“机器猫”公司。

  我研究有色很久了,治理结构好的公司凤毛麟角,它们贵有贵的道理。从投资来讲,我倾向阶段性投资有色。举例来说,新能源下跌时,我不能无动于衷,我要找一些东西来做对冲,找到了稀土,几家公司一共买了接近10%,做了防御。

  后面我又买过一次稀土,原因是看到新能源车对永磁的拉动,需求端上台阶,未来3-5年可能增速变成15%,供给端受配额影响,增长只有10%,中长期出现供需错配。

  钴就品种来说一般,无钴、低钴趋势明显,但是行业龙头不是典型的资源公司,更像是材料公司,远期一体化能力强,周期属性弱化。

下一篇:选对贝塔,赚估值提升的钱
上一篇:在底部投资过一个二线白酒龙头,当时是怎么挖掘的?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