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大型渠道已开始向客户推介一些私募新产品,并取得不错反响。其中,外资私募桥水中国新产品近日在渠道销售时,更是出现“秒光”。虽然投资者情绪依然相对谨慎,但不少积极信号正在显现。景林、淡水泉、和谐汇一等去年遭遇过较大回撤的明星股票私募,近期业绩都有大幅反弹,这有助于提振各方信心。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已是开年以来第四次被强调 央企专业化整合与加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成今年新看点
专业人士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关系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也关系到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预计在今年国资委组织开展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仍是重要内容。
年内27家公司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一查就撤”现象究竟藏着什么问题
今年以来,A股已有29家公司上市申请终止,其中27家为主动撤回,2家为审核不通过。主动撤单企业中,2家此前被抽中现场检查。专家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监管部门需协同联动,加强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信披违规、未勤勉尽责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减少、杜绝“带病闯关”行为。
严守三条红线和三项原则 远离“伪市值管理”
顾名思义,“伪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以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纵市场之实,与掮客、操盘方、配资中介等相关机构和个人相互勾结,利用资金、持股、信息等优势拉抬公司股价,帮助实控人或大股东在短期内实现高价减持股票。对于这种行为,证券监管部门及时行动并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予以严厉打击,以切实净化市场生态。
“保险+期货”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着力点日渐清晰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表述上先提“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再提“优化‘+期货’”,这将为该业务模式优化发展进一步举旗定向。“保险+期货”作为解决长期困扰“三农”健康发展风险而生的业务,它用最直白的语言向普通农户讲金融,用最实际的办法为农户解决难题。
看好中国市场 共享发展红利 外商投资意愿持续高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渠道不断畅通,外商来华投资更加便利,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意愿高涨。
31省份2022隐性债务化解报告:七省份超额完成任务 有些新变化
据梳理,共有7个省份表示超额完成2022年化债任务。一些省份还披露了化债进度情况,其中广东、北京完成隐性债务清零,广西、宁夏隐性债务化解50%以上——四省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展望2023年,多个省份提出要继续推动隐性债务展期重组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其中前者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借新还旧,后者需关注隐性债务建制县风险化解试点是否会重启。此外,多个省份表示要强化融资平台治理,预计城投行业将会迎来强监管。
手机厂商开年大战:产品升维价格降维 国内大盘可否超越去年?
开年过后,安卓阵营陆续开启了新机发布竞跑。或许一部分受上游芯片产品的高库存降价带动,年初发布的部分手机新品将存储配置推到了罕见的1T,且整体内存配置都较高,但价格却具备吸引力,由此落下价格竞赛既视感。
降息降准还有戏吗?巨震后回稳的债市何去何从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降息降准的必要性存在,但实际操作不排除障碍,交易员普遍对于利率债采取“寻求高位获利了结”的策略;同时,近期信用债的表现较强,但地产债在去年债市巨震期间并未明显回调,因而机构认为地产债行情或临近尾声,相较之下部分城投债或呈现机会。
ChatGPT火爆带动算力需求 我国算力规模能否支撑?
数据显示,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需要7~8个投资规模30亿、算力500P的数据中心才能支撑运行。专家建议,我国接下来对于智能算力的建设重点,可以加快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并加强自主关键技术的建设,特别是高端芯片、计算系统、软件工具等领域的攻关和研发。
VR拓展产业新空间 市场规模向3500亿元迈进
多地绘制“施工图”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据悉,今年北京市将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协同攻关,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近段时间,广东、上海、南京、成都等地也纷纷发布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提出百亿级、千亿级的产业发展目标,并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