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新视野”这一概念?
在行业选择上,“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会偏好哪些行业?如何理解“中国新视野”这一概念?
既然我们的投资目标是找到长期可持续的高品质成长股,那么行业选择也服务于这个投资目标,即找到长期可持续成长的行业。
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如果以史为鉴,当年的黑死病就永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进而对他们的宗教、经济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市场往往会会高估短期的变化,低估长期的变化。在当前的大变局下,我们需要用“新视野”来看待当今的世界变化。比如,全球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疫情,在2020年底的时候全球债务比例已经创了历史新高。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思考流动性退潮后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综观来看,此次疫情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流通渠道带来了较大变化。过去美国的电商渗透率发展缓慢,但2020年美国电商渗透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5%以上。 此次新冠疫情让更多过去相对传统保守的大众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电商渠道进行购物。这个变化也为许多中国出海的商品打开通路。
我们还看到疫情后全球供应链格局的重塑: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占比提升,在2020年已经达到了15.8%的全球出口份额。
中国的产品力在过去的10到15年间,也出现了巨大的提升。 从过去的“Made in China”转变为本土品牌的崛起。过去,中国企业主要做偏制造加工的环节。以某手机品牌产业链为例,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国组装的,但由于当时这些企业在“微笑曲线”的底端,能分享到的利益其实很少, 而且过去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模式下,中国企业要渗透到海外市场很困难。疫情后我们看到,海外市场线上渠道的渗透率加速提升,这给许多深耕中国制造的企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从过去全球制造的一个环节转变为独立的中国品牌。
当这些中国企业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往右上方走的时候,能看到企业的“戴维斯双击”。无论是他们获得的附加值、还是毛利率、以及ROE(净资产收益率),都可能出现提升,从而为更具品牌价值的企业带来较高估值。
另外,碳中和也孕育着较大的投资机会,而且碳中和并不是一个短期主题,在今后的30至50年间都可能成为一条长期的投资主线。另一方面,我们会去思考国家政策对碳中和领域的变化,以及对传统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会研究美国在碳中和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公司。
总结来说,我们的行业选择是从宏观大背景出发,在自上而下的视角中,找到自下而上相验证的投资机会。既会关注长期市场空间比较大的新经济行业,也会关注结构出现变化的旧经济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