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不裁员、少裁员困难企业补贴!“50条”里还有这些“金子

2022-05-30 05:22:54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行动方案》的出台,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次政策方案的特点,概括讲可能四点:

  任何时候任何政策,都会有“既要,又要”的考虑,但特定条件下必定有一个主导方面。这一点很重要。现在,疫情稳住了,复工复产逐渐上升为主轴。这就意味着2022年上海将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发展时期。

  不仅国家相关政策“全面顶格落实”,而且这次考虑的面很宽,力度也很大。政府拿出了线多亿元,几乎相当于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是就业,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其实就业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市场主体,小微企业的纾困刻不容缓,整体企业走出困境可能更为重要。文件涵盖大中小,兼顾国民营,普惠内外资,希望能够合力度过当下,共谋长远发展。

  目前,“预期转弱”已成为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复苏的最重要最关键一环。预期转变的前提是信心。只有经济恢复了,上海重振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现在是一个恢复信心的关键时期。对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杨建文还提出如下建议:

  疫情后修复、恢复、复苏、复兴,有一个过程。目前的重点还是第一阶段。现在就应该提前考虑,上海经济受到重创,中央又要求努力实现今年的目标,上海手中还有多少牌可打?

  眼下重点关注前者,这是必须的。如何转换到后者,则是更为重要的。

  消费券是个选项,但有难点,财政压力是一个很大的约束。即使放弃这个选项,也应该顾及政府补贴的普惠性原则。“上海应该跟进什么措施,才能提振全体市民的信心?例如,通过国资注资社保,加强社会救助;又如,通过透明化操作,平抑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物价上涨;再如,一次性补助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市低收入者等,都值得考虑。”杨建文说。

下一篇:国盛证券给予顾家家居买入评级 新价值链整装踏步向前
上一篇:上汽集团斥资16亿元“接盘” “汽车金融第一股”东正金融易主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