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突袭,股市连遭重挫!

2022-03-09 14:50:02

  本周两个交易日,A、H市场再次双双调整。截至3月8日收盘,沪指两日下跌4.47%,跌落3300点,深成指跌5.96%,创业板指跌6.03%。在海外风险偏好显著降低的情况下,港股也连续大幅调整,恒生指数跌破21000点整数关口,两日合计下跌5.26%。

  众多扰动因素哪个才是主因?今年市场怎么走?还有没有投资机会?券商中国记者综合了华夏、博时、汇丰晋信、西部利得、永赢、同泰、国海富兰克林、恒生前海、安信、光大保德信等10家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经理的最新观点,解盘近期市场。

  外因是指数大跌的主导因素。俄乌局势对市场的影响正在从风险偏好的冲击,逐步演绎到供应链的扰动和担忧,尤其是在发达市场通胀本已处于高位的背景下,短期的供应冲击造成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引发滞涨担忧和货币收紧预期,这正是近期全球风险资产波动的重要原因。

  A股下跌主要是受外因拖累,其中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是造成近期A股下跌的两大外部因素。当前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大宗商品涨价后,市场开始担心原材料成本上行、企业盈利存在下行的风险,因而A股今天继续震荡下行。

  港股近期的持续调整,主要原因在于乌克兰地缘局势的持续发酵;另外,部分美股科技公司2021年业绩不达预期,也导致投资者对于港股同类公司有所担忧;而两会释放的政策信号也让投资者逐步调整对于互联网平台公司盈利修复的预期,这些因素共同叠加导致了包括港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共同调整。

  “2022年开年以来,我们经历了美国加息缩表的预期、疫情再次爆发的影响和俄乌冲突带来的大宗商品快速上涨的压力,多重因素压制下,市场短期出现持续调整,观望情绪浓重。目前来看,几个压制因素不是影响资本市场的本质原因,更多的影响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站在当下时点,俄乌局势仍未明朗,大宗商品暴涨引发的金融“负反馈”加剧了高通胀溢出风险,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短期市场或仍将趋于弱市,需要等待海外风险释放,而从中长期来看,利多因素正在积累,有基金经理预测今年A股可能将呈现“V”字形走势。

  例如,永赢基金认为,市场仍处于磨底期,海外供应链风险可能不会很快解除,在通胀问题缓和前,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仍受制约。近期需要关注三大因素:1)美联储加快加息甚至缩表的节奏;2)国内货币宽松、财政提前发力的节奏;3)观察国内产业政策,包括新能源推动进展、地产融资政策、房地产税和消费税等。

  光大保德信基金则认为,国内经济转型进入深水区,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对经济分子端预期的提振信任度不高,叠加低风险偏好,预计市场维持弱势。但考虑到外部冲突的节奏难以判断,中期逻辑重点关注国内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的力度和效果。

  但对于上述市场担心的通胀问题,同泰基金表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均处于产能过剩时代,上游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CPI有影响,但影响有限,哪怕CPI到3%,相较于美国的7.5%都不是大的问题,通货膨胀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而俄乌问题虽然使得欧洲与美国关系更加紧密,但欧洲自身的巨大损失也使得欧洲资本可能逐步倾向于中国;同时,美国加息导致的美元回流可能会分流部分到中国。

  港股方面,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投资总监徐成认为,无论是美联储加息还是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并不是核心因素,影响港股市场的核心因素仍然是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回升,拉长时间看,海外投资者的关注点还是会回到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上来。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企业业绩,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是比较明显的底部阶段,随着稳增长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基本面好转是大概率事件。”徐成认为,目前港股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上市公司的信心也较强,正在加速回购,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1月-2022年2月港股回购的企业数量和绝对金额可能都是历史新高,上一轮回购的高点还是在2018年。

  整体而言,恒生前海基金投资经理谢钧表示,目前A股与港股虽受到海外消息面、流动性以及投资者信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仍具有国内政策面带来的韧性。在情绪宣泄完毕后,A股的走势或会再度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今年A股可能将呈现“V”字形走势,长期呈现慢牛走势。

  永赢基金认为,以半年维度来看,稳增长为主线的确定性较大,相关板块估值较低,同时也符合政策阶段性支持方向;若国内出现货币宽松以及信用显著扩张信号,预计成长风格或将迎来阶段性反弹。但要注意的是,若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或将再次受到波及,待海外风险释放后或将迎来股市向上的行情。

  类似地,谢钧也认为,“稳增长”主题可能将贯穿全年,同时前期受宏观影响较大的成长性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在“俄乌冲突”引发的大宗商品涨价预期缓和之后,或将有较大的修复弹性,可重点关注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为代表的成长赛道逢低布局的机会。

  安信基金的黎志军则更为乐观,他表示自己会倾向于偏积极地进行布局。黎志军分析,经过市场大跌,成长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估值水平逐渐合理,交易拥挤程度改善;而低估值板块反弹较多,估值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此消彼长之下,目前两者已经较为均衡,策略上可以逐步开始从防守策略转向积极参与,重点关注一季度经营数据靓丽和景气度可能超预期的板块。

  程彧表示,如果把目光放远,港股当前的确定性却又是相对较高的。站在当前时点,他会耐心等待市场不确定性消除,同时也已经开始积极关注四个方面的机会:一是盈利能力回归的部分地产龙头、港股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部分线下消费龙头等;二是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新经济板块,包括科技创新、新消费龙头、新能源等;三是价值板块的修复,包括商业银行龙头、国防军工;四是上游资源品的战略配置价值,包括原油、工业金属、新能源上游锂金属等。

下一篇:“虚拟人”代言品牌的5G时代来了?
上一篇:还贷中的房产还可以抵押贷款吗 规定是这样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