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资比倒高的上市公司

2021-09-01 04:47:36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上市公司。大多外资投资公司都撤资了。越来越多。大多被中国几大银行接盘。

  上市公司办公室

  外资收购的股票有哪些

  概念股
今年支出4万亿扶持项目:是指由于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为了稳定经济而出台的财政支持,涉及的行业及板块很多。受益的领域及板块主要在铁路、建筑、水泥、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电子、装备制造、纺织等多个板块。
建议你多看每天财经报道
未来外资并购将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中:
一是汽车板块。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居民汽车消费的政策,这将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外资急于通过并购汽车企业以获得我国汽车行业高成长的利润,这将推动汽车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建议关注一些中小盘、业绩优良,行业行业优势明显的上市公司,如江铃汽车(000550)、一汽轿车(000800)、长安汽车(000625)等。
二是金融板块。我国金融业一直是高度垄断、开放程度最低的行业。而外资急于想通过并购我国金融企业以充分利用我国银行业现有的健全完善的营业网络,达到全面介入我国金融业的目的。目前深沪两市中,为数不多的金融股,有望成为外资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是航空板块。按照新颁布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中国民航业的投资范围、方式、比例、管理权等方面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航空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吸引着外资的积极参与。建议关注东方航空(600115)、海南航空(600221)等。
四是港口板块。在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取消了港口公用码头的中方控股要求。目前已有多家外资企业表达了参与港口建设的意向,外资并购我国港口企业有望很快实现。建议关注未被市场充分炒作的低市值的港口股,如北海新力(000582)、重庆港九(600279)、营口港(600317)、盐田港(000080)等。

  什么软件能看到近三年外资投资十大股票

  一般来说的话,这个是一些很难收集到的资料,普通人想要去直接得到这种资料是很困难的,不过你可以去一些东方财富网看一下

  外资持股上市公司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外商直接投资么

  查不到哦。。。
--这个是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网址:

  外商投资所占比例

  <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
......
第六条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第七条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第八条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一)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二)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三)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四)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第九条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第十条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
因此50%并不是合并报表的必要条件,而是以控制作为必要条件。
上市是以法人(公司)为主体的,不能并表只是子公司的业绩(如收入)不能算母公司的,但子公司的收益(利润)也是包含在内的,而母公司本身也可上市的,当然其要符合业绩要求。

  中外合资企业外资占51%股权中方需注意哪些地方

  对于中方投资者来说合资经营优点

  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换代,

  可以利用外国投资者的国际销售网,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

  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国内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对于中方投资者来说合资经营缺点

  合资企业又是一种内部冲突水平比较高的特殊的企业形式,由于中外合作双方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法律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决策思维、企业行为方式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经验数据中得到证实。数字表明,中国的合资企业里中外方合作顺利的不足30%,有70%的合资企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婚姻不和谐”。外国公司对被迫与效率低下的中国国有公司分享运营控制权已感到厌倦,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摒弃合资企业模式,而倾向于独资运营业务。

  例一:

  1980年瑞士Sehindler电梯公司建立的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2002年2月收购了其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使历史悠久的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例二:

  2000年9月10日,北京日化二厂向外界正式宣布:已经与宝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商标的使用合同,收回合资使用已届6年的“熊猫”品牌。而在此之前的2000年6月,这家拥有“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的跨国公司已经提前终止了与北京日化二厂的合资合作——一家合资企业变成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例三,

  有媒体报道,日用化工巨头—— 宝洁集团下属的多家合资企业的控股比例最近发生了急剧变化,外方投资者极力想把中方的股份降到最低。在宝洁的一家合资厂, 中方股份从最初的50%降到了目前的1%,而且这l%也是在中方的再三要求下被象征性地保留下来的。

  如果我们把合资企业在未达到预期目标之前即被收购或者解散认为是一种失败的话,那么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合资企业“失败率”上升可能会成为了一种趋势。国外的经验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证明我们的这种预期。《商业周刊》(1986年)援引麦肯锡公司和库柏·里布兰公司的独立研究指出,70%的合资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被解散。合资企业的平均寿命还不到协议指定时间的一半。

  1993年麦肯锡公司对一份49例跨国战略联合(CBSA)的样品进行了考察,这些CBSA是由欧洲、美国和日本最大的150家公司当中进行的成功的衡量是按照资产或权益的回报,以及回报是否超过资本成本。调查表明,51%的CBSA被母公司双方认为是成功的,33%被认为是失败,其余对合伙人之一是失败的。此外,67%的CBSA在头两年陷入困境。韩国管理学会会长、中欧商学院教授朴胜虎的研究表明在合资企业开始的1—2年,失败的数字很低。在2年半一5年期间,有一个很高的失败数字。

  而5年之后,失败率又开始下降。朴胜虎教授发现大多数合资企业都有一个“蜜月期”。合作双方都知道自己的利益。虽然也存在一些经营管理困难,但他们合作会很开心。但是当企业越做越大,合作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会面ll缶很多冲突和问题。度过“蜜月期”,他们会经历一个很长的不稳定期,跨越这个阶段后,双方都互相了解了,就会更好的合作。但是众多企业无法跨越这个不稳定期。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成功率较低是合资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成功率低并不能说明合资企业没有其发展的空间,在特定的环境和时期内,合资经营仍然是许多企业包括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最理想的经营方式。

下一篇:每经21点腾讯发布重要声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
上一篇:A股打新资格,A股打新需要多少资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