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李书福、宇树王兴兴首次同框,对话“AI 时
吉利控股集团今日发文,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首次同框,开启了一场以“AI 时代的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对话交流,围绕人才教育、AI 创新、个人成长等话题展开了一场有意义的思想碰撞。
整理主要内容如下:谈教育:如何看学校教育和个人未来成长的关系?王兴兴认为,现在很多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非常大,也非常卷和辛苦。但大家还是要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包括工作后想做的职业方向、职业规划,找准自己的方向再去努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王兴兴结合自身经历表示,校园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对企业和社会相关领域的运行机制理解不太够。他鼓励青年学子根据自身兴趣关注社会变化,提前了解想从事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未来成长非常有价值。 吉利在适用性教育领域一直默默耕耘。结合近三十年的企业办学经验,李书福表示,吉利为了培养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心血与金钱,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有一定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发展道路。在培养人才的方法上,吉利要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千人一面”,而是要“千人千面”,这种培养方式下的学生要“各奔东西”,而不是“万人走独木桥”。李书福认为,王兴兴的成长也证明了“千人千面”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大胆实践探索,努力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去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书福表示,学历不等于能力,学位不等于地位。吉利坚持“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校训,学生进入校园不应只为拿到毕业证书,一个人的能力、经历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自我否定、自我提升,融入社会,走向未来。论人才:企业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定义、筛选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创新驱动的核心。王兴兴分享了在人才定义上的标准,他将人才大致分为三类。顶尖人才:能够按照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大概方向,完全独立地把该公司、产品、方向或者项目全方位地管理好、运营好。第二类优秀人才:在有明确框架或者完整的产品定义、概念下,能照模照样按照公司或项目要求将其做出来。第三类人才则是能按要求认真“答题”,但可能稍微会有点偏差,需要努力一把。王兴兴表示,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认真去答题,不要偏题”。 吉利重视人才体系建设。关于人才标准,李书福介绍吉利的人才理念是“人人是人才、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人人可成才”,好比要建一栋大楼,每一个材料都很重要,钢筋、水泥、石头、沙子、水等,这些要素缺一不可。一个企业里,无论是什么人才,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支持、服务、理解、尊重,都很重要。李书福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是职业人才,应该要体现职业精神。没有职业精神就很难把产品做好、把岗位搞好。员工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公司的竞争力。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