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促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算力、存储到应用全产业
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据工信部官网,10月8日,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
海通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
根据工信部官网,10月8日,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
在算力、运载力、存储、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目标。
算力: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运载力: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覆盖率达到80%。存储: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应用: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
算力: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
优化算力设施建设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节点面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有序建设算力设施,促进东西部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推动算力结构多元配置: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业务需求,重点在西部算力枢纽及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地区集约化开展智算中心建设,逐步合理提升智能算力占比。促进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加快边缘算力建设,支撑工业制造、金融交易、智能电网、云游戏等低时延业务应用。
存储:加大研发、推动存算网协同发展。
围绕全闪存、蓝光存储、硬件高密、数据缩减、编码算法、芯片卸载、多协议数据互通等技术,推动先进存储创新发展。推动计算与存储融合设计,促进存储与网络和计算协同发展。
应用:加快算力赋能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行业。
工业:针对“智慧工厂”等场景数据实时计算要求,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交通:面向智慧交通需求,加快“中心-区域-边缘”多层级算力设施部署,支持感知、通信、控制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接入与数据汇聚。能源: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