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心城市定位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省直徐州组、泰州组省人大代表在宋乐伟、王安顺等陪同下,深入徐工汉云体验厅详细了解徐工汉云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上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齐浩 摄
9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率省直徐州组、泰州组省人大代表来徐,就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开展年中专题调研。市委书记宋乐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顺,省直徐州组、泰州组省人大代表李北群、徐大勇、张新科、秦景安等和部分驻徐省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徐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其谱,副市长吴卫东参加活动。
近年来,徐州市全面贯彻国家和省部署要求,坚持把数字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产业集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徐州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015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加35.8%。徐州先后获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调研组一行在徐工汉云体验厅详细了解了徐工汉云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上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并对徐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予以充分肯定。在详细听取“金龙湖绿网”智慧化污染防控作战平台的介绍后,调研组对该平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态环境闭环管理的创新实践表示认可。在徐期间,调研组还实地调研了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淮海科技城等地,详细了解徐州市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
座谈会上,调研组认为,徐州市的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从智能制造到工业互联网、从社会治理到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以及制定实施的专项发展计划和配套扶持政策,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调研组建议徐州市要继续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区域中心城市定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培机制。要强化数字经济应用技术的研究,依托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高质量发展平台,吸引要素集聚,为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智慧教育建设,以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创新教育应用,推动教育现代化。要聚焦“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在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挖掘本土有成长性、代表性、创新性、唯一性的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小微企业,为徐州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