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公司股票价格跌到每股13元,什么情况下会涨停

2021-07-23 21:43:21

  1:“会计”的一道问题

  CPA..

  2:《会计》一个例题没太看懂!请达人帮忙!谢谢!

  教材45页,这个例题的上面,正数第二段第一句话的最后,“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注意:这个地方只是说要计入“当期损益”,并没有说是要计入“财务费用”。
接下来,例题中将交易费用计入了“投资收益”,这也是计入了“当期损益”。
这就说明,按准则的要求,这个交易费用是要计入“投资收益”的。
而你说的那个“应该计入‘财务费用’里边”,是没有根据的。

  3:一道会计题目,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售出时:
借:银行存款=9*10=90
投资收益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10=100
-公允价值变动(13-10)*10=30
之后结转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贷:投资收益30=(13-10)*10=30
哪里有疑问

  4:会计问题

  中国股市十年大事记
1990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开业。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上证综指当日从617点上涨到最高点1266点,有的个股单日涨幅甚至达到500%。随后5个月,上证综指大跌到386点,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4年7月,政府推出三大救市措施,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5月,受暂停国债交易消息刺激,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低开被拉起,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正式实施。
2000年,中国股市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总市值4.6万亿元,约占GDP的50%。

  5:是不是公司出问题了,怎么股价一直在下跌

  就你的这个问题,需要详细的用很多知识给你说,才能完整的回答清楚
让你理解原理是什么
首先,基本面信息包括业绩或者利好利空和股价不是绝对关系,而且你所知道的利好利空,都是公司公告以后或者看新闻才知道的消息,你想想,公司老板,大股东甚至行业对手,去调研过的机构都会比你先知道情况吧。那么是好他们就会先卖股票,股价就会先涨,是坏就会先卖出,股票就会跌。往往在出基本面利好之前先把股价炒上去,出利好的时候就会借消息出货套人,比如公布三季度利润上升106%的赣锋锂业,当天跳空下跌4%,到现在位置跌了20%多了。
然后,股票的涨跌,基本面的信息和消息面只决定他的根本质量,而不是直接决定因素。
直接决定因素,第一是筹码面,意思就是持有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还是散户,如果是主力,易涨难跌,如果是散户,易跌难涨。然后,如果是主力的话是哪一种类型的主力。国家队,法人机构,外资这类型的主力,股票确定上涨趋势后,就会沿着固定的均线上涨,正乖离过大就会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线。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资,私募之类,股性就会较为活跃,来回波动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断买卖。
直接决定因素,第二是技术面,技术面不是网上泛泛而谈的什么技术指标,K线组合这些,而是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等等,这些东西是主力进出的痕迹,可以最快捷的判断要涨要跌或者要盘整。
就你说的这只股票而言,大盘现在3200,还跌成这样的股票,先不说基本面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利空,单单技术面就是明显的破线破位,均线空头排列股价处于均线之下的下跌趋势,那么在完成一个有效的底部形态之前也就是主力完成进货动作之前,趋势不会改变。
股票不是跌多了就会涨,有业绩有概念。会不会涨取决于有没有主力进货做他。而一旦主力进货了,技术面上就一览无余。
有不懂可以追问

  6:股价跌代表什么

  代表着持股的这个人要赔钱了

下一篇:美股持有几年不用交税
上一篇:中铁工业风险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