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础理论]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样写

2023-11-21 12:17:28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购买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进项税额转出则是由于某些原因,这部分原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被排除在当期应纳税额之外。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写呢?以下是一般的步骤和示例:

  1.确定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这通常涉及到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审查,以确定哪些物品、劳务或服务的进项税额需要被转出。

  2.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这个会计科目用于记录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

  3.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相应会计科目。这些科目用于记录因进项税额转出而产生的调整金额。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假设某企业购买了一批价值100元的原材料,并支付了10元的进项税额。若是这批原材料因为质量问题被退回,企业需要将其从当期应纳税额中转出。那么,相应的会计分录可能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

  贷:原材料 10

  在这个示例中,10元的进项税额因为质量问题被退回,所以需要从当期的应纳税额中转出。同时,原材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会计处理可能因企业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若是进项税额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那么可能需要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而不是“原材料”科目。此外,若是进项税额是因为非正常损失而需要转出的,那么可能需要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方法:

  1、含税支付额还原法计算公式: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应转出进项税的货物成本÷(1-进项税额扣除率)×进项税额扣除率此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外购货物,即购入时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以依据支付价格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如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或从小规模纳税人手中购入的免税农产品;从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单位购入的废旧物资,以及企业销售商品、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等。

  2、含税收入还原法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此方法适用于纳税人外购货物时从销货方取得的各种形式返还资金的进项税转出的计算。

  3、移用成本比例法: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某批外购货物总的进项税额×货物改变用途的移用成本÷该批货物的总成本

  4、收入比例法计算公式: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全部进项税额×免税或非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下一篇:港股异动 路劲涨超4% 拟44亿元出售高速公路资产
上一篇:凯雷6年获得6.7倍回报!麦当劳以18亿美元价格买回其中国业务股份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