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础理论]骤降43%!三季度IPO受理家数大幅减少 所为何因

2023-10-08 16:11:53

  第三季度IPO受理家数进一步减少,逆周期调节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沪深交易所在经历7-8月IPO“零受理”后,9月合计受理仅11家。数据显示,沪深交易所第三季度IPO受理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近70%。

  北交所表现平稳,第三季度受理19家IPO企业,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根据券商中国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展望今年四季度,预计IPO融资市场整体将保持低速节奏。其中,随着未来“北交所深改19条”落地,北交所今年融资表现值得期待。

  第三季度IPO受理家数减少逾四成

  早在今年6月,IPO申报冷已有体现。彼时一年一度的IPO申报大潮中,沪深北三地交易所6月单月受理的IPO数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4%。该数据在第三季度(7月-9月,下同)继续滑坡。

  根据券商中国

  具体分板块来看,创业板今年第三季度仅有5家IPO企业获得受理,较去年同期的26家锐减80.77%;科创板只有2家获得受理,同比减少77.78%。此外,沪深主板合计共有4家IPO获得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沪深IPO受理时间均为9月。也就是说,今年7-8月沪深交易所IPO项目出现“零受理”。尽管上述两个月份是传统的IPO清淡期,主要因为拟上市企业需更新财报数据,但相比去年同期(2022年7月-8月)的7家IPO受理情况仍明显减少。

  相比沪深交易所,北交所表现稳定,7月以来陆续有IPO企业申报并获得受理。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北交所共有19家IPO获得受理,而去年同期为18家。

  IPO受理家数减少离不开当下的政策背景。据悉,8月27日证监会明确表态称,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此外,有受访投行人士向

  根据券商中国

  若剔除主板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三地交易所仅受理280家,同比减少40%。其中,创业板1-9月仅受理了110家,同比减少46.6%;科创板受理68家,同比减少41.88%;北交所受理102家,同比减少23.31%。

  保荐机构把握年底北交所机遇

  在多名投行人士看来,今年是IPO“小年”。预计今年内IPO审核节奏会持续放缓,申报家数也不及往年。

  在转冷的融资环境下,投行作为中介机构首当其冲。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没有IPO项目可做。

  能否快速调整战略以及“子弹是否充足”决定投行能否平稳度过“寒冬”。

  根据券商中国

  具体来看,中信建投证券、民生证券、开源证券均有3家IPO项目,并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券商各有2单北交所IPO项目申报。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国信证券则都以2家IPO项目并列第二。其中国信证券同样有2单北交所IPO项目。

  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交所或许会是今年IPO融资市场的亮点。据悉,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条”出台,其中,监管层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同时明确对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在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前提下,允许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华南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对一些拟上市企业来说,今年是北交所上市的窗口期,咱们也在梳理能到北交所上市的项目。”

  在分析IPO企业上市路径选择时,华东一家券商投行人士此前接受

下一篇:通行宝控股子公司感动科技签订4160.76万元日常经营合同
上一篇:吉贝尔获得一项属于药物化学晶体制备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