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柿子
●赵鹏飞你吃过懒柿子吗?懒柿子是指脱涩后的柿子,这是我们山里娃儿一道不可或缺的秋天美食。柿子树是老家最为常见的一种果树,用父亲的话说,柿子树耐苦,像山里人一样皮实,因为这种品性才能在漫漫山野间成活。每年秋天,等院子里堆满黄澄澄的玉米、圆滚滚的南瓜、金灿灿的谷子,我就知道父亲要带着我们做懒柿子了。因为这时候,山野间的柿子,正处于青熟交接之际,这种半成熟的柿子最适合做懒柿子了。在一个明朗的秋日清晨,父亲带着我们上山摘柿子。我们本想多摘一些,可父亲只允许摘十几个,“剩下的还要卖,哪能都自己吃了呢”。回到家,母亲早已把装懒柿子的小水瓮拿了出来,我们负责把柿子洗干净。此外,还需要一种很重要的材料——秋天新收的谷子秆。首先要在小水瓮里铺一层谷子秆,然后把柿子一个一个码起来。在码柿子时,要不断地放入清凉的山泉水,但水不能漫过柿子。根据柿子的多少,可以在中间放一层或者两层谷子秆。码好后,在最上面再放一层谷子秆。还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用一块石头放到最上面的那层谷子秆上。这块石头要不大不小,能放进瓮口;要不轻不重,能够压住谷子秆和码起来的柿子。我们家有一块专门用来做懒柿子的石头,这块石头“蛰伏”了一年,终于可以“出山”了。最后,把小水瓮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晒,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一般要等一个星期。我总是缠着父亲:“爸爸,柿子什么时候懒好呀?”“爸爸,柿子可以吃了吗?”而父亲总是说:“再等等,时候不到,柿子吃起来会涩。”“别着急,香甜的时候迟早会到的。”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可以启封了。这时,我们全家会聚到一起,看着父亲搬开那块石头,拿出第一层的谷子秆。顿时,一阵谷子香蔓延开来,水也变得青黄了。父亲给我们一人捞出一个懒柿子,然后再把谷子秆和石头放回去。懒柿子是什么味道的?一种混合着秋天的味道:有谷子秆的香,有山泉水的清冽,有柿子本身的苦涩,还有不知由来的丝丝辛辣。父亲自己很少吃,总是一脸满足地看着我们吃。这味道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关爱和他默默教会我们的人生道理:学会等待,接纳等待。秋天又一次如约而至。美丽的秋天总会给人留下许多深刻的记忆,而在我关于秋天的记忆里,永远飘满了懒柿子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