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红梅社区:“花香红梅”沁民心
“再仔细些,一处也不能漏过。”近日,新罗区北城街道红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禁种铲毒”巡查活动。由社区巾帼志愿者、“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等组成禁毒踏查小分队来到居民房前屋后的杂地及偏僻空地巡查,并向周边群众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单。
“自从社区打造‘花香红梅’党建品牌,社区里的大事小情都有人管了。环境整洁、绿植养护、关爱老人等等,都 能看到党员、志愿者的身影。”一旁的居民李大爷乐呵呵地接过宣传单,高兴地说。去年以来,红梅社区按市委、区委要求,以党建为核心,实施“党员回家工程”,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以“红梅矿工精神”破题,动员社区党员、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共同打造有温度的幸福社区。务实高效的服务队伍,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辖区内的红梅小区,是原煤电系统职工生活小区,属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何让“老树发新枝”?社区结合实际,推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居民一朵花,一个家庭一枝梅,一个社区满山梅”思想导向,以红梅花“一心五瓣”工作法为载体,深化“花香红梅”党建品牌,通过党建+,聚焦活动常态化、管理标准化,深化党员责任岗示范区、党员评星定级等做法,党员纷纷“回家”,主动参与社区治事,形成了遍地“红梅花开”辐射效应,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龙头”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服务民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梅社区党委书记潘小霞说道。为服务好居民,社区推出“五民”建设,即“建民生档案、记民情日记、促民事会办、听民声反馈、重民意考评”,并创新实践“36党建廊亭工作法”,常态化开展网格议事活动和便民服务,通过“结对”“点单”“专长”等帮扶模式,解决居民困难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如今,居民提起社区工作,总会竖起大拇指。
红梅社区辖5个小区,3个党组织,党员359人,还有不少企业退休职工和退役军人。社区结合“党员回家工程”,打造了“红色讲堂”“廊亭议事”、红梅社区银发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平台,通过“党员双报到”责任机制,凝聚起老党员、老同志及在职党员、共建单位、退役军人等方面力量。如,学习平台采取“讲授+互动”“云课堂+现场”等模式,以小区党员为授课人,满足学习需求。红梅社区银发驿站集学习教育、娱乐健身、日间照料为一体,广受欢迎。“矿工情暖夕阳服务队”“退伍军人平安服务队”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今年76岁的退休职工何田土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老党员工作室骨干成员、红梅小区退役军人第一党支部书记,得知社区要组建群防群治护卫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积极“亮相、发声、管事”,并带动身边人一起参与到疫情防控、治安巡逻、文明督导、卫生整治等行动中。
此外,社区还通过“红梅赞”老党员工作室,为62名老党员划分党员责任区,制定责任清单,采取“先锋岗包片攻坚,服务队联系示范”模式,带动辖区各领域志愿者、社会义工、爱心居民共同参与,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纠纷调解、平安巡逻等,凉亭改建、后山拆违、道路维修等10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下一步,社区将全面深化‘花香红梅’党建品牌,按‘党员回家工程’工作要求,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让‘花香红梅’沁民心,让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潘小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