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万公里二手车实际里程 21 万,上海金山区一车
二手车性价比高,不过相应市场水深,普通消费者有可能上当受骗,例如遇到“调表车”。
据“上海金山法院”,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便审理了一起因二手车经营主体未披露车辆的重要信息所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
获悉,2021 年 11 月,张先生在上海某汽车贸易商行处花 1.8 万买下一辆五菱牌二手车,并签订张先生立即委托专业机构行鉴定发现,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鉴定意见,该车里程数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而上海某汽车贸易商行并未向消费者予以披露。
商行未向张先生披露车辆重大信息,致使张先生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订立买卖合同,购买案涉车辆,存在明显过错,因此其行为构成欺诈。
现因案涉车辆已损毁,无法退还,金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方面称:二手车的交易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性,作为二手车经营主体,对车辆基本性能、里程数等信息理应特别关注,并且亦有义务和能力了解该信息。
因此二手车经营主体向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车辆安全性能或对车辆价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信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是确保二手车交易透明度和公正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途径。
因二手车经营主体未履行车辆重大信息的披露义务,致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买卖合同的,构成欺诈,应承担惩罚性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中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请求撤销相关交易行为、返还商品,经营者应当返还价款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三倍的价款、赔偿消费者的其他合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