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股票上市(江南春股票)

2022-12-19 08:15:31

  江南春发展吏?

  江南春,1973年生,上海人,出身普通工薪家庭。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年在校期间即加入广告业,1994年创办上海永怡文化传播公司。2003年创立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纯广告传媒股,江南春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按响纳斯达克开市铃的上市公司CEO。按当时发行价17美元计算,分众市值达6.8亿美元,持分众近40%股票的江南春,身价一夜暴涨至2.72亿美元。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富豪榜单上,江南春以23.17亿元排名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8位,以19亿元排名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第82位

   自言生性谨慎保守的江南春,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成功者的素质,虽然在大学三年级就和伙伴共同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2000年又通过做互联网广告使公司的营业额破亿元,永怡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IT客户媒体代理商。但是到了2001年,随着网络概念的破灭,永怡几乎遭受了致命性的打击。

   “2001年是我们最最辛苦的一年,等于是在非常高兴的糖水里长大的一年之后,突然进入到苦水里面去了,那时候特别痛苦。”江南春说,这个打击令他决定从2002年开始,一定要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时他意识到他所从事的是在整个广告传媒行业当中最难做的广告代理行业,这个行业付出的劳动智慧最多,竞争是最激烈,得到的回报却最少,利润也是最低的。

   “我觉得我几乎是用十年在做一件必须犯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又似乎不得不犯,原因是你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没有经验的积累,立刻去做媒体可能也没这个资本,这个是一个整个知识资本和财富资本积累的过程。”

   2002年,江南春确定了进军广告业的上游———传媒业的决心。但是进入之后,他又发现,各种各要的传媒早已占据了各自的位置,要想杀进去与这些先入者竞争机会并不大,前途只有新传媒,但是什么样的新传媒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他认定新传媒有四个原则:第一,它一定利用高技术使得媒体表现能力实现巨大突破;第二,它一定是一种分众型的媒体,它打动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者某些品牌的领先消费品或重点消费品;第三,它一定可以创造特别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广告市场;第四,它一定是一种强制型的设施。

   而随后江南春所进入的楼宇电视广告,恰恰吻合了他所提出的新传媒的这四个原则。

   江南春解释说:“第一点,它是把影视广告户外化,他把户外广告从海报、从灯箱发展成影视广告;第二点,它是一种分众型的媒体。客户可以选择写字楼对企业主、经营者、高级白领,可以选择高尔夫针对中国最尖端的精英人士、精英商务人士,也可以选择那些对美容美发、喜欢化妆品的女性,不同的地方锁定不同的物品;第三点,它创造了一个白天的和家庭以外的各种各样场所的全新的、白天户外电视的概念;最后它构成了一种强制收视行为。还有它塑造了一个心理极度位置,当你处在一个比广告更无聊的时间当中时这广告就不能不看,并且它是强制性的一种不可选择性。”

   短短两年时间,分众传媒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所建造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就从上海发展至全国52个城市;网络覆盖面从最初的50多栋发展到20000多栋楼宇;液晶信息终端从300多个发展至37000多个;收益从最初每月100多万营业额到现在每月5000万元营业额,并拥有7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分众上市后又陆续开发了高尔夫联播网、美容院联播网、机场巴士联播网、卖场电视联播网,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围绕着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广告媒介金字塔。江南春坦言,对于这些新开发的媒体,他对卖场电视联播网的前景最有信心。

   江南春是国内第一个做电梯楼宇广告的,在此之前,有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供借鉴?

   “我原来没看见过,我想的时候也没注意过国外有没有。直到分众要上市我去录影的时候才特别去注意,在波士顿、在纽约、在很多城市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到。在波士顿我看到有一个大楼里面有一个屏幕,这个屏幕没有声音,画面只有十寸,很小的屏幕,70%在放内容,提供一些信息,30%在放广告,我感觉那个广告基本没人看。后来了解到这个公司可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估计从来没赚过钱,是一个不太成功的案例。”

   但是,很多国外的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却很看好这个行业,当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获得了投资者的大力追捧。

   江南春认为,楼宇广告在中国的成功和中国特殊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美国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从来没有一个等电梯的概念,人少电梯爆多,你一按按钮,五秒钟之内,这个电梯就open了,然后你就进去,这个等候的空隙是不存在的,可能人家的物业服务标准就是这样。但是中国是个不太相同的国家,它有特殊的国情,它就会有2.2分钟等候电梯的时间,这样一个人一天会有四五分钟等电梯的无聊时间产生。”

   江南春认为,分众的成功就是帮助人们打发了等电梯的这几分钟无聊的时间。他笑言实际上自己在从事的是一项帮助人们打发无聊的产业。在他的眼里,基本上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做“无聊产业”的,从到盛大网络,概莫能外,因为上网、看新闻、发短信、玩游戏,都是帮助人们打发无聊的时间。

   “基本上我们都是一个无聊产业的受益者,我们实际上是把人家无聊的时间拿来变现,把无聊的眼球转变成现金的一个产业。”

   江南春说,他感觉投资者越来越懂得,中国是个不太相同的国家,它有特殊的国情,短信、网络游戏在中国的成功都是令海外投资者想不通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它确实成功了。“经过短信和网络游戏的教育之后,很多美国同行心态已经变得很open,他们相信china就是可以存在很多独特的商业模式,他们现在已经很容易接受这种中国式的独特的商业模式。”

   江南春简介:

   1973年3月出生,被喻为“商界少帅”。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分众传媒创始人,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江南春担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南春1995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年在校期间加入广告业,大学三年级时自筹资金100万创办永怡传播公司,并用10年时间率领永怡传播公司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本土广告公司之一。2003年江南春创立分众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短短19个月时间,其领导的分众传媒(FocusMedia)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所建造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就从上海发展至全国37个城市;网络覆盖面从最初的50多栋楼宇发展到6800多栋楼宇;液晶信息终端从 300多个发展至12000多个;收益从最初100多万营业额到现在每月赢利1000多万元,拥有75%以上的占有率。

   江南春发起并创建的分众传媒集团,主营业务为基于Wi-Fi/GPRS/PtoP技术的城市商业楼宇信息化联播网络。从2003年1月起,分众传媒的中国商业楼宇联播网每周发布公益,经济,文化,商业等信息,被列为上海市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重点应用项目和上海市公益宣传的窗口。随后1年,该网络从上海铺设到了全国 37个城市,楼宇数从最初的50多栋发展至6800 多栋,信息终端数发展至15000多个点,目前该网络每天覆盖人群1200万,单月利润超过千万元,2004 年预计税后利润将超过1.1亿元,在中国拥有7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分众传媒已将分众业务推向香港、新加坡、印尼等亚太地区。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传媒》杂志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同年,在由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委员会及《广告人》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评选活动中,江南春荣获2003“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2005年3月,江南春被中央电视台,《广告导报》等评为“中国广告10大风云人物”。

  江南春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

  IT人士江南春

  1973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他曾是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的社长,有个人诗集《抒情时代》。

  1994年,大三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达到了1.5亿,在上海广告界已经声名鹊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创立了分众传媒,担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此时的江南春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并获得“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评为“中国广告10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

  上市之后,江南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国内泛广告领域跑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众传媒以3960万美元收购框架媒介,在其版图上增加了高档公寓媒体资源。

  4天之后(2006年1月8日),分众传媒再次抛出大手笔,投资3.25亿美元合并当时中国楼宇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进一步巩固其在楼宇电视、社区电视、户外大屏幕等领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众传媒以150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1500万美元股票全资收购北京凯威点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媒体品牌,突入手机广告领域。

  2006年8月31日,分众传媒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收购完成以后,ACL更名为分众“影院网络”,进入了影院广告领域。

  2007年3月1日,分众传媒宣布,将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1.55亿美元分众传媒普通股收购国内最大网络广告服务商好耶,进军网络广告领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润榜: 第51名

  2006 总资产(亿): 41

  新购申购会有假吗,为何马云可以购得华谊兄弟那么多股?

  问题一:你说的大量持股不是申购得来的,他们持有这些股份的时候,这个公司还未上市,应该是上市前得到的股份。

  问题二:上海按1000股及1000股的整数倍进行申购,深圳新股按500股及500股的整数倍申购。上海1000股给一个配号,深圳500股给一个配号,每中一个号,就可以认购1000股(上海的新股)或500股(深圳的新股)股票。

  中签号很分散,一个账户很难大量中签,中一签已属不易。 你用20万元申购10000股,如果是上海的新股,每中一个号可以认购1000股该新股,如果是深圳的股票,每中一个号可以认购500股该新股,以此类推。

  江南春:我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更努力一点

  江南春:我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更努力一点

  在33岁之前,江南春认为自己的人生中有两次演讲对于自己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次是在大学时代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演讲;还有一次则是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前面对投资商的演讲。在江南春看来,这两次演讲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为了竞选学生会主席,我提前了三个月来准备演讲稿,并且请了中文系的老师修改了很多遍,在邻近竞选一个月的时候,我每天背20遍,还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当托儿,提前设计了一些问题让自己回答,同时也准备了了刁钻、尖锐的问题来威慑对手……”尽管在竞选的过程中,江南春也遇到了对手强有力的挑战,但凭着前期的精心准备,江南春还是有惊无险地当选上了华东师大学生会主席。

   “此次竞选演讲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依靠个人的才华,而重在整合资源的能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我意识到,我其实并不比别人更聪明,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一点,而这一点,是成功做一件事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多年以后,江南春每次回忆起这次竞选演讲所带给自己的感悟的时候,脸上得意的笑容总是难以掩饰。

   到了2005年7月13日,江南春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证券交易中心的演讲台上开始了人生第二次最重要的演讲——为分众传媒股票上市致辞。为了此次演讲,江南春同样练习了大约20遍,虽然因为忘词而漏了一段,但分众传媒1010股招股说明书中定价为14—16元的分众股票最后还是被17美元的发行价超过,创造了融资1.72亿美元的记录。

   “投资者不会在意你英语的水平好不好,他们在意的是你的企业能不能带来高回报?而对于这种质疑,我有着足够的自信让这些质疑消失于无形。”对于自己人生当中第二次重要演讲的细节,江南春任何时候皆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此次演讲后,他在4年前所设定的目标——在35岁之前拥有一家较为稳定的媒体上市公司,提前2年实现了。

   在2006年5月,江南春所创建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的市值已经超过网易,达到了30多亿美元,为当时纳市第一股,而江南春本人坐拥超过4.2亿美元的财富,有分析师甚至预测,现阶段的`分众在营业收入上将成为继央视、上海文广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传媒集团。尽管近年来分众传媒也经历了如“短信门”、“高管易帜”等小波折,但作为中国新崛起的巨额财富拥有者,江南春身上的那种传奇企业家的色彩却不会因此而褪色,甚至,聚焦在其身上的目光只会有增无减,毕竟,相对于分众传媒的发展轨迹而言,江南春本人亦已成为一个符号、一种中国企业家的象征。

   把时间用来奔跑

   江南春迅速创富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年还是学生的他凭借着港资永怡集团的100万元资金,注册了永怡传播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但由于自己资金尚不足的原因,当时的江南春只能拥有永怡公司的管理权,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还没拥有永怡传播的“所有权”。

   为了早日实现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江南春拼了命地赚钱,他想通过“还款”或“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真正纳入到自己的名下。从那个时候开始,工作成了他生命中惟一的使命,他甚至不打算为恋爱、休闲或平常的细碎而花费时间。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也几乎与“诗人”这个名号彻底绝缘了,尽管学生时代的他曾是夏雨诗社的社长。

   凭借着淮海路灯光改造工程、无锡亮灯工程这两宗大业务,江南春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迅速拥有了第一个50万,永怡传播也终于如愿以偿地收归名下,当时,江南春不满22岁。

   既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传播公司,又能顿悟出“整合资源”比“个人才华”更重要的道理,江南春接下来的财富积聚过程就好像显得顺理成章了。虽然在此之前,江南春对于IT产品一窍不通,但在一个校友的力邀下,精明的江南春却敏感地嗅到了当时IT广告市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原来习惯于做消费品大众广告的江南春开始调整永怡传播的业务方向,专心去攻克IT广告市场。

   1995年底,永怡传播和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IDG通过协议进行合作,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办事处的主任。凭借着IDG在中国投资的众多IT媒体及永怡传播在上海积累的大量IT客户,短时间之内,永怡传播就成为上海IT领域最大的广告代理商。到了1998年,永怡传播已经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超过95%的份额,营业额最高达到7000万元。

   2000年,突如其来的互联网高潮一下子给了江南春非常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在IT领域从来没有遇到过。各大互联网公司疯了一样的在广告上狂热烧钱,仅仅半年时间,永怡传播的业务就呈几何倍数地增长,最高潮的时候,永怡传播不仅不需要跑业务,而且还需要往外拒绝业务,按照江南春的说法,那个时候,公司是“钱赚疯了”,公司的“账号满了”,永怡传播的营业额突破1.5个亿,公司也被权威媒体评为“中国十大广告公司”。

   但这段能够满足江南春“虚荣心”的经历,同时也开始让他需要逐渐承受一些“程度最浅的痛苦”:每天只睡4个小时,常常需要自己动手做150页的PPT,然后精神抖 擞 地向陌生人滔滔不绝地讲上4小时;或者,哪怕忙到早上6点钟,也要搭乘最早的航班飞往另一城市。他的一位大学同学曾经说过:“我不羡慕江南春,他能做到的很多事情尽管我都做不到,但如果你知道他劳累的程度,你就知道什么是成功的代价。”

   江南春承认,他并不比别人更聪明,他只能把所有的时间用来朝前奔跑,这种状态,已经贯穿了他财富积累的整个17年。 ;

  解析江南春分众传媒成功之道

  江南春,生于1973年,祖籍宁波,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4年~2003年期间,江南春担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3年5月起开始担任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1994年,大三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达到了1.5亿,在上海广告界已经声名鹊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创立了分众传媒,担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此时的江南春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并获得“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评为“中国广告10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 上市之后,江南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国内泛广告领域跑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众传媒以3960万美元收购框架媒介,在其版图上增加了高档公寓媒体资源。 4天之后(2006年1月8日),分众传媒再次抛出大手笔,投资3.25亿美元合并当时中国楼宇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进一步巩固其在楼宇电视、社区 电视、户外大屏幕等领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众传媒以150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1500万美元股票全资收购北京凯威点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媒体品牌,突入手机广告领域。 2006年8月31日,分众传媒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收购完成以后,ACL更名为分众“影院网络”,进入了影院广告领域。 2007年3月1日,分众传媒宣布,将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1.55亿美元分众传媒普通股收购国内最大网络广告服务商好耶,进军网络广告领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润榜: 第51名 2006 总资产(亿): 41 借鸡生蛋,再用蛋钱买回鸡,22岁的大三学生江南春拥有了50万的存款和完全属于自己的广告传播公司。凭借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优势,江南春的永怡传播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95%的份额。 两次“借鸡生蛋” 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自从公司成立之日起,除了身份证上的数字证明他只有21岁之外,言行举止以及生意场上的谈判风格已然是一个老练成熟的老板。只不过,江南春只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 从“管理权”到“所有权”转变的这个过程,江南春玩了两次“借鸡生蛋”。1994年的时候,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于是只能“借鸡生蛋”,靠别人的钱帮助自己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他必须拼命赚钱,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 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统占资源”比“个人优秀”更重要!江南春在大学期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他悟到了这条生意真经,带领永怡传播急速壮大的过程当中,这条真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江南春有一个朋友负责IDG在华东地区风险投资的业务,这个朋友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IDG当时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IT媒体,想在上海设个点推广它的业务。江南春私下里早就认识了这个IDG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也经常碰到,一来二去变得相当熟悉。这个朋友就建议江南春和IDG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拓中国IT领域的广告市场。 在这之前,江南春对于IT产品一窍不通,他已经习惯了做消费品大众广告,并没有将业务划分得那么细。虽然,当时的江南春已经有了IT方面的各种人脉资源,比如见过杨元庆,也代理过联想在上海的广告,但英特尔公司是干嘛的?江南春一点都不清楚。不过,江南春精明的意识到IDG这棵大树的分量,也敏感地嗅到了IT广告市场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他开始调整永怡传播的业务方向,专心去攻IT广告市场。 1995年底,永怡传播和IDG通过协议进行合作,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办事处的主任。设想一下,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IT媒体,永怡传播在上海积累了大量的IT客户,江南春一方面在IT媒体上有话语权,另外一方面,IT客户做广告又要找江南春,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江南春的永怡传播想不赚钱都不行,很短的时间之内,永怡传播就成为上海滩IT领域最大的广告代理商。到了1998年,永怡传播已经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95%的份额,营业额最高达7000万元。 “2001年苦苦地过了一年,我觉得身心俱疲。我们原来不是处在产业优势的位置,是处在产业最脆弱的位置,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做的产业是错误的,我做的产业是价值链当中最脆弱的环节。公司虽然大了,但还是有很多的公司和我们竞争,他们都有很好的职业团队,我感觉压力特别大,所以,我决定转型,我觉得生意不能这么做下去。” 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烧疯了头脑,不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失去冷静的思考,理性地对待“得与失”和“成与败”,让“虚荣心”成为自己的“原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冷静地找出冰山下边的东西,这是江南春的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别出心裁,电梯旁生出新产业 来自电梯间的广告诱惑 2002年的春节,创业十年的江南春破天荒地给自己放了7天假,啥都没有干,从大年初一开始,坐在自己喜欢的汉源书屋里“闭门思过”。 “从1992年创业开始到2002年,我已经在传统的广告界做了10年,我觉得经过10年我应该有所转变。在传统的广告领域,我发现自己不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在思考,我以前10年做过的事情到底对还是不对。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所做的事情是必须经过的,但是是错误的,因为只要在这个行业继续做,那么你就要付出很多。”江南春向真情表白当年思索后的真实想法。 其实,在过去的辛苦劳作的2001年,江南春就已经时不时地开始“否定”自己十年的选择了。因为业务往来,江南春认识了陈天桥,当时陈天桥还没有成为后来的“中国首富”。不过,深聊过几次之后,江南春对陈天桥的商业头脑和战略眼光钦佩不已,更是羡慕陈天桥由于成功所获得的“虚荣”。“陈天桥有很好的产业判断力,他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总是去创造全新的产业,而不是和别人在一条道上挤。”江南春说,“所以,你应该自己创造一个产业,然后快速地在这个产业得到垄断地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把所有竞争对手丢在后边。” 于是,江南春在“闭关”7天之后决定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模式,使自己不再是夹在企业和媒体中间的代理广告商,而是本身就是一个新型媒体。但是,做什么?正当江南春苦苦思索如何寻找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如何打造一个新媒体时,坐电梯的一次经历让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那天,江南春去徐家汇太平洋[18.10 4.32%]百货办事,结果就在等电梯的一刹那,他被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吸引住了,他发现,就在人们等待电梯的那一刹那,无事可做的人除了聚精会神地看粘贴广告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而就是这简单的十几秒时间,粘贴广告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将写字楼的电梯全部包下来,然后粘贴广告不就是很好的一种新型媒体吗? “我觉得电梯广告这个创意蛮好玩的,我对电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在上海国贸,我就去问了国贸物业的人,能否把电梯门承包下来。国贸物业的人说,这不可能,任何一个写字楼也不会把门变成一个广告载体。后来,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我换一种角度想,我如果不去贴这个门,我有没有可能挂一个小的液晶电视?因为我是LG的广告代理商,所以我对液晶电视非常熟悉。我去问了一些写字楼的物业,他们觉得这个问题不大,而且还蛮感兴趣。于是,我就决定尝试了。” 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从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说服了最早的一批40多家高档写字楼。到了2003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显示屏装进了上海50幢高档写字楼的电梯旁,同时,招商银行[18.04 4.64%]信用卡和轩尼诗洋酒等企业客户也成为第一批广告客户。江南春走出“永怡传播”时代,进入新的“分众传媒”时代。 跑马圈地需要新的资本模式新的广告模式虽然吸引了第一批客户广告订单,但是由于投入巨大,江南春越来越“骑虎难下”。第一批液晶显示屏的平均价格是8000元,抛开和物业合同有关的费用不谈,300台液晶的价格就在240万。更重要的是,区区50个写字楼的覆盖率不足以吸引更大的客户进行长期的广告投入,江南春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扩大写字楼的覆盖面积,那么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就会骤升,盈利需要一个临界点,但这个临界点到底是需要突破多少座写字楼,江南春的心里也没有数,但给自己留了一个烧钱3000万的底线月份的时候,写字楼已经扩大到100多栋,但还是在烧钱,我就觉得自己蛮尴尬。毕竟烧的是自己的钱,当时感觉心里很痛、昼夜不眠。后来烧得麻木了,感觉烧的不是钱,而是十年当中的青春岁月。十年当中花了这么多努力,短短几个月就哗哗地给花掉了,这个时候的压力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回忆当时的情景,早已经走出困境的江南春还是笑得有些苦涩。 如果此时的江南春不追加投资,不仅前期投下的钱打了水漂,而且苦苦思索才得来的新媒体模式就会胎死中。但如果继续烧钱,烧到何时才是尽头?万一到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十年的成果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决策失误而功败垂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江南春压力最大、眼看就要顶不住的时候,一个手握大笔风险投资的人主动找到了江南春。 那个人是软银公司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余蔚。 分众传媒上海总部位于江苏路的兆丰世贸大厦,而这个楼曾是软银亚洲在中国的总部,分众传媒正好和软银处在同一层楼,这样江南春和余蔚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也就成了见面可以聊一聊的朋友。一开始,余蔚只知道江南春做广告,后来闲聊当中得知了江南春正在专注做楼宇液晶广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余蔚又从其他途径详细了解了一下江南春独创的新媒体项目,还有他十年来的创业经历。一番认真详细地调查之后,余蔚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最后,软银决定注资分众。 “我做生意的习惯,一个是从来不借钱给别人,另外一个是从来不向别人借钱,至于融资,内心从来没有打开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烧了半年钱,还是没有起色,我就知道我先前对这个项目的估价过于简单了,从资金以及各项资源上存在很多难度,所以要想做起来,融资是当时我能决定的最好的选择,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从“烧自己的钱”到“烧别人的钱”,江南春向坦诚自己的转变心路。 风险投资商的加入帮了江南春的大忙。随着软银加入,经过几轮融资,鼎辉国际投资、DFJ、高盛等数家投资公司纷纷将巨资注入分众。有了钱之后的江南春,迅速地带着他的液晶显示屏在全国跑马圈地,不仅仅是写字楼,还包括大卖场、公寓以及高尔夫球场、医院等场所。到2004年年底的时候,总营业收入已经到2.4个亿,总共有1.5万块液晶屏和部分等离子电视挂在全国各地不同楼宇电梯旁的墙上。

下一篇:2023年房企580亿美元债待偿,“内保外贷”重启下海外融资规模有
上一篇:凯旋股份有限公司(凯旋股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