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能源板块“退烧”,风险还是机会?
面上,中泰证券指出,盘中网络上一度出现一张,称“美国IRA法案中针对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部分2024年之后将禁用中国电池”。另外,9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发表完“盟情咨文”后,发布一项立法提案。该提案规定,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一两月前就已释放过信息,”上述券商投顾认为,无需对相关法案过度解读,甚至看空中国新能源产业,市场更多的是对负面情绪的集中释放。真空期,关注中观和宏观的比重开始增加,受中美关系和出口数据影响比较大。
中期来看,上述公募基金进一步指出,下跌源自大家对明年需求判断较为悲观。明年新能源补贴取消、宏观经济下行预期导致需求端承压,整个电动车市场明年增速有可能下滑,景气度下行或带来整个板块的估值下杀。另外,考虑到今年第四季度的抢装,明年第一季度的出货、装机将处于低位。市场对明年一季度数据有所担忧,即便在三四季度数据明显很好的情况下,可能也很难在交易层面形成共识。
“外部风险事件的扰动下,使得近期内本就对成长热门赛道的高增长持续性担忧更加剧烈,从而引起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巨大波动和快速反应。”华安证券总结道。
方正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赵伟认为,当前,经济基础转向了科技推动下的新型消费,“科技+新能源”行情主线不会因短期调整而改变。“此次挤泡沫式的回调,给‘科技+新能源’的细分子行业龙头股带来的是机会。”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经理熊昱洲的观点是,电动车有一些细分环节其实中国产能的占比已经达到了80%以上,如果要求全部使用美国本地化生产和自主可控的产品,那么生产成本可能要比中国的供应链成本贵两倍甚至更多。
“不用担心中国产能的输出能力,2012年美国和欧洲也是对中国光伏全产业链进行双反,也没有阻止现在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占到全球产能80%以上。”熊昱洲举了光伏的例子佐证,并表示对新能源汽车也充满信心。
拉长周期看,熊昱洲最看好中游和下游的机会。他认为中游很多环节企业的盈利能力或者产品的售价都还在历史底部的状态,都大量低于2017年、2019年的平均值,这些方向有望持续受益到量的增长和持续的拉动。下游两三家结构性的公司有自身产品的周期、有向上趋势的价位段,也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基金则从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分析了板块未来发展,认为新能源发电需求旺盛,硅料一直为板块装机的瓶颈环节,尽管2022年硅料供给有所增加,但外部冲突造成欧洲用能成本急剧增加,光储等新能源产品需求持续超预期,硅料价格维持高位。展望未来1-2年,硅料等原材料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大型地面电站、储能需求得到释放,细分环节景气度问题不大,持续看好。
“新能源车、新能源等赛道股全线下跌,反而有望加速最后调整的到来。”上述券商投顾建议,新能源车、新能源等赛道股加速调整之后,可开始重新关注。
具体到标的,财信证券认为,电池厂商有望量利双升,建议重点关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加之电解液价格有望企稳,建议关注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