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这里的蔬果住上“空调房”
进入三伏天,海门各地气温一直徘徊在35℃左右,持续高温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烤”验。
听说区农科所有科技降温妙招,能让正在生长期的海蜜甜瓜苗和草莓苗免受“灼伤”之苦,7月26日上午9点,话音刚落,李元杰又启动了大棚内的水泵按钮,一时间,整个大棚内垂挂的上百个喷灌头均匀地喷洒出水雾,散落在海蜜甜瓜育秧盘和草莓育秧盘上,秧苗和育秧盘的土壤瞬间变得湿漉漉的。李元杰介绍,这样能延缓地面温度回升,同时放慢秧苗叶面水分蒸发的速度,同样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区农科所内不光有普适的降温措施,也有个性化的降温办法。针对棚内草莓苗不耐热的特点,技术员们将稚嫩的草莓苗统一先用冷水浸泡,再转移至催芽室。“我们根据草莓苗的生长习性,将催芽室的温度恒定在22℃,并通过开设补光灯和加湿器,给予草莓苗适当的光照和湿度,让幼苗在里面待足七天,待其长出根须后,再转运回大棚来生长。”李元杰边帮助工人悬挂黑色遮阳网边解释说,再次回归大棚的草莓苗对阳光的需求仍不高,遮阳网能为它们遮蔽强烈的光线。
看完区农科所育苗大棚的“花式”降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