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500%!北交所开市 银行动起来!
德勤中国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郭新华对记者表示:“过往,银行普遍比较注重‘专精特新’企业客户融资总量这一指标,但实际上,除了传统信贷之外,股权投资、自营投资、撮合交易等非传统融资业务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十分需要的。”因此,他建议
银行在信贷业务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债券融资,甚至针对高管和员工提供定制化财富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记者注意到,浦发银行(8.750, 0.10, 1.16%)此前就面向新三板企业推出了从信贷到投行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全方位满足企业成长全程金融服务需求。
事实上,无论是信贷业务还是投行业务,都体现了银行应跨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理念。正如浦发银行所规划的——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贷款是业态跨界,为新三板企业提供“股、债、贷”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对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和并购交易服务是市场跨界,为新三板企业提供跨越货币、债券、股权、期货、外汇、商品多个市场的产品与服务组合。
除浦发银行外,工商银行(4.670, 0.02, 0.43%)、中国银行、兴业银行(18.830, -0.01, -0.05%)、北京银行(4.440, 0.01, 0.23%)、南京银行(9.620, 0.05, 0.52%)、四川天府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全类型银行业机构也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过定制化金融服务或发布过“专精特新”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兴业银行的服务路径是“根据企业在初创、成长、拟上市三个阶段的不同需求,综合应用商行和投行两大门类金融工具,为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上市提供一揽子专业化金融服务”。
郭新华提示,相较于传统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含量更高,具备轻资产属性,如果从传统角度来衡量,它们肯定存在比较明显的融资短板。
因此,银行需要基于这一特点,进一步健全专门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专业队伍和专营机构,完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做好配套制度的搭建,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专精特新”市场。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李庚南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要以敏锐的眼光发掘潜在的“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他建议,商业银行目光应更长远,更具前瞻性,不要只将目光紧盯在北交所的精选层客户或已纳入“专精特新”名单的企业。
智慧芽发布的《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能力和科创能力报告》显示,现阶段,“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挂牌占比尚不到总数的15%。换句线%的企业都有希望成为我国二级市场的潜在企业,商业银行应修炼好“内功”,以更好地开发和服务这部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