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付金是付给对方的吗,傅海棠
1:结算备付金和资金账户的联系,区别
资金交收账户是结算参与人向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开立的用于资金交收的结算账户,其设立的目的是方便登记结算机构在其与结算参与人之间进行结算资金的划付,证券公司存放在资金交收账户内的资金统称结算备付金,而这个账户就叫结算备付金账户。
2:什么是客户备付金
“备付金”,英文名“provisions”,亦称“支付准备金”。广义的支付准备金,包括库存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前者叫准备,后者叫存款准备,其中存款准备金是主体。中国统称的支付准备金,即备付金,是狭义上的存款准备,即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国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除了在客户存款下降可以调减退回之外,是不能支取或动用的,实际上不能充当支付准备。
在以活期存款形式的客户备付金满足日常支付业务的需要后,其他客户备付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协定存款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形式”存放,但“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这意味着,部分客户备付金可转成为期3个月的单位定期存款。目前,活期存款利率是0.5%,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是3.1%。
结算备付金是指结算参与人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存放在其资金交收账户中用于证券交易及非交易结算的资金。结算参与人应当在本公司开立资金交收账户,用于存放结算备付金。资金交收账户即结算备付金账户。结算参与人申请开立资金交收账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结算参与人资格证书;
(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三)开立资金交收账户申请表;
(四)资金交收账户印鉴卡;
(五)指定收款账户授权书;
(六)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本公司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3:结算备付金与交易保证金有何区别
结算备付金是指结算参与人根据规定,存放在其资金交收账户中用于证券交易及非交易结算的资金。
交易保证金是指会员或客户在其专用结算账户中已被占用的,确保其持仓合约履行的资金。
4:对方转钱给我,是备付金账户,对我有影响吗
对你的话肯定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对方转账给你钱,所以这也是一种正常正当的收入,因此对你没有任何影响。
5:理财路很难一帆风顺,你曾踩过哪些理财的坑呢
^在货币超发、资产价格飞涨的时代,投资理财对一个人的财富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投资理财的致富之路上,陷阱和馅饼一样多,如果没有专业理财人士指导、没有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落入投资陷阱的可能性也许更大。
作为在投资市场侵淫多年的老司机,大师兄深知市场的水之深、坑之多,只有加强认识,把风险之坑一一填上,才能为真正实现财务自由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坑:不懂投资理财的重要性,落入消费主义陷阱。
当年张子强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后来李嘉诚遵守承诺,用了10亿多港元赎回自己的儿子,并且让他去买长江实业的股票,但是这个悍匪不听,认为钱不能用于消费,就没有价值。结果,钱很快就败光了,最终踏入不归之路。
第二个坑:迷信理财的所谓金科玉律,落入教条主义陷阱。
在理财方面有8个传播很广的定律:1)墨菲定律;2)72法则;3)4321定律;4)双十定律;5)31定律;6)80定律;7)30定律;8)1:1定律。
很多投资小白将这些定律奉为金科玉律,其实大可不必。投资理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是绝不能过于教条。
比如从房贷收入比不能超过30%的30定律来讲,如果房子本身用来投资,租金收益覆盖了还贷压力,自然不用受30定律的限制;如果个人未来流能够稳定增长,还完房贷后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而且房价正处于初期上涨周期,这个时候更不应该局限于30定律而错失买房的良机。
第三个坑:轻信理财承诺,落入高收益陷阱。
e租宝当年的急速扩张,正是利用了投资者对高收益的极度渴求,对外承诺的年化收益高达9%-14.6%,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7%-8%的2倍。眼见有利可图,全国各地投资者蜂拥而至。更有疯狂的“大爷大妈”,提着直接杀往e租宝当地分公司。
事实上,金融公司在对外推销自己理财产品时,可能只谈收益避谈风险,而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成为普通投资者难以识别的陷阱。
第四个坑:缺乏独立思考,盲目效仿他人,落入从众心理的陷阱。
投资市场上,看到别人投资赚钱,盲目跟风者何其多。每到牛市末期爆棚的成交量,就是韭菜们交给市场的巨额学费。
2007年10月上证6000点上方、2015年6月上证5000点上方,在巨大的赚钱示范效应下,无数对市场一无所知的新股民冲进市场,期望分到一杯羹。但是,除了贡献出全球第一的巨额成交量、获得浮盈带来的短暂快感之外,面临的是长期难言的痛楚。
第五个坑:追求一夜暴富,落入频繁买卖的流动性陷阱。
比如投资股票,很多人追求动辄每年翻倍的收益,殊不知过高的预期收益,必定导致过于频繁的交易,最终陷入流动性带来的亏损陷阱。事实上,股票市场的长期走势是向上的,正是过高的收益预期和频繁交易,才是导致大部分人亏损的根源。
^巴菲特说,我们不要追求主动的暴富,但也不要拒绝被动的暴富,当机会真正来临时,我们不要因为获得一点小利而提早下车。事实上,如果我们耐心持有优质标的,长期下来,收益远远高于频繁的高抛低吸,甚至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
▲上市13年来,腾讯控股涨幅超过500倍,20万的投资持股至今,轻松实现人生小目标!
第六个坑:缺少发展眼光,完全排斥,落入保守主义陷阱。
加就是借钱投资或者购买某类资产。按照“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加的行为,但是,正是这种缺少发展眼光和投资意识的观念,使大部分人和致富机会擦肩而过。
2000年的时候,北京中关村附近的房子每平米只有3000块,完全没有限购限贷。一套100平的房子,只卖30万,却能租到每月2000块,房子产生的流覆盖房贷之后尚有节余。虽然那时的人均2000块左右的收入相对房价也比较吃力,但是从收益风险比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未来收入的成长性,考虑到房改、城镇化和货币超发对房价的刺激因素,那个时候,实在是贷款买房的绝佳时期。
事实上,经过时间的洗礼,十几年前在北、上、深贷款买房的人,和一直持币观望的人,如今的财富等级,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七个坑:忽视市场风险,盲目使用,落入激进主义的陷阱。
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收益,也可以放大风险,如果只看到暴利,而忽视了安全边际和资金管理,投资可能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
著名影星钟镇涛就曾因炒楼导致破产。当时,楼价大幅上涨,钟镇涛把几乎所有的钱加上高倍的,全部投入楼市,期望大赚一笔。但是,由于房子每月产生的租金收益远远不够还贷支出,背后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随着房价泡沫破裂,手头房产很快成为负资产,钟镇涛资金链断裂,最后只能宣布破产。
即使是专业投资人,在非理性情绪支配下,也难以避免的陷阱。
今年9月28日凌晨3:30的上海,一位有着20多年投资经验的老人因橡胶爆仓跳楼身!经过确认,逝者名叫付晓军,是橡胶圈的资深人士。
下面这张截图,就是他去世前十几天里的账户情况。
^上面的截图显示,在加了的交易中,由于全仓橡胶,付晓军在10个交易日亏损的金额高达1.1亿。
作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大佬,付晓军不可能不知道满仓的风险,但是,在巨幅亏损的压力下,他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
正所谓,成也,败也。
第八个坑:缺乏周期观念和投资逻辑,资产配置不合理,落入结构性陷阱。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把资金分散在不同的资产中,通过合理的资产组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并保持充分的流动性。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被认为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般原则。
▲美林投资时钟,是全球公认的资产配置重要参考指标
从当前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来讲,显然是不够合理的。房价大涨的时代背景下,国民绝大部分资产都配置在房产上,甚至出现了住着1000万的房子、月供超过收入80%、家庭日常开支捉襟见肘、流动资产几乎为零的极端案例。
今年年初,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深圳两套房,面临失业,中年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在网上疯传。主人公迷信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没考虑个人未来财务变化,把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了买房和还房贷上,然而,一旦出现房价下跌或者个人财务危机,家庭生活悲剧就难以避免。
第九个坑:过于尊重亲朋好友的意见,落入身边人的陷阱。
比如,你现在30岁,单身,有50万元。对于这50万元该怎么办你的家庭成员肯定会根据传统观念这么建议你:拿这50万元做首付,买套房子,然后找个对象结婚。但是专业的理财师会根据你的真实想法和财务状况、更多地从各个资产的风险收益角度上来建议你做资产配置。
说了这么多,大师兄只想告诉各位,投资理财是专业度极高的行业,对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讲,寻求专业理财师的帮助,避免盲目入市,才是实现投资目标、防范投资风险的理性选择。
6:9月28日橡胶爆仓跳楼是不是线%)爆仓跳楼身,据传,逝者名叫付晓军,是橡胶圈的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