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巨头在香港5倍配资炒A股?

2021-09-15 15:36:36

  在“头部量化私募被窗口指导”的消息渐渐平息时,一则消息引起哗然:A股连续几十个交易日成交额过万亿,中间有50%的交易量来自量化。而一则“A股市场的外资主力并非海外基金,而是在香港拿到牌照的内地量化基金巨头,它们在香港5倍配资,在A股市场频繁操作,规模扩张很快”的信息又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量化基金究竟是什么?真的有超高的收益吗?

  所谓“量化交易”,简单来说就是基金经理,把自己的投资策略写成程序,用数字模型和构建算法代替自己进行交易决策。

  以基金为例,根据交易策略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叫主动型量化基金,本质上赚的还是股票上涨的钱。基金经理把投资策略写成程序,让电脑自己去选股和买卖,程序的好处——执行力强,速度快,还能挖掘到一些反直觉的交易逻辑。很多经济学/金融学理论都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而实际的市场里会有很多人是非理性的,会犯下许多逻辑谬误(这也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通过程序,我们可以挖掘出这些反直觉的逻辑。

  第二类叫指数型量化基金,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采取一些策略,优化成分股仓位获得更好的收益。第三类是对冲量化基金,在买股股票的同时,也会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掉大盘下跌的风险。这种基金的特点是,回撤控制的比较好。

  量化策略按投资标的分类,可分为量化股票策略、量化CTA(期货)策略;按投资策略分,可分为市场中性策略、单边策略、其他策略。这种复杂的策略往往出现在私募产品当中。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今年以来,仅有59.38%的主观多头产品赚钱,而今年83.78%的量化产品都赚钱,且今年量化多头产品收益普遍分布在10%~20%、20%~30%区间。

  量化基金的一个特点就是基于历史数据。也就是说量化交易的策略,是从过去的历史数据中挖掘出来的。比如今年,收益比较好的指数型量化基金,信达证券统计了一份数据,不管是平均数(代表基金的平均水平)还是中位数(代表大部分基金的水平),2015年以来,指数量化增强基金都跑赢了指数,赚到了超额收益。

  有人分析,这其中就有市场风格的原因。

  那么当市场信息发生变化,或者大量资金涌入时,基于过去数据的算法模型就有可能失效。

  历史上有个团队超豪华的量化基金——长期资本,这是一个包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美国财政部长在内的天才团队,最后因为环境突变,导致模型失效,最终破产清盘。这只基金的过往业绩也是好得惊人,以至于大量投资者争相申购,最后清盘时导致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另外,量化交易当中的杠杆和高频交易,既会放大收益也会放大风险,容易引起暴涨暴跌。

  实际上,监管层早已注意到相关情况。

  9月6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出席2021年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会员大会暨年会时,谈到了针对量化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

  他提到,量化交易、高频交易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易会满在上述大会上还表示,最近几年,中国市场的量化交易发展较快。交易所对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希望大家做些思考。

  业内人士也认为,杠杆资金对机构来说一个双刃剑,交纳保证金就能换取股票收益也是一种杠杆操作,既会放大收益也会放大风险。另外是高频交易,容易诱发投机炒作行为,极易引起暴涨暴跌。

下一篇:8月191家银行业机构合计被罚没1.3亿
上一篇:维百财经:股票退市了钱还有吗?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