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债券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
1:债券的价格是怎么算的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根据面值和确定的年利息配合当时的市场利率折现所得到的一个具体价格,可能比面值高,也可能比面值低。
2:关于到期收益率和当期收益率
1、性质不同:当期收益率是利息收入所产生的收益。到期收益是将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
2、收益利率不同:当期收益率是债券的年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所计算出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使得一个债务工具未来支付的现值等于当前价值的利率。
3、计算公式不同:当期收益率公式是ic=当期收益率,Pb=息票债券的价格,C = 年息票利息。到期收益率=(收回金额-购买价格+总利息)/(购买价格×到期时间)×100%。
扩展资料:
到期收益率注意事项:
1、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是债券市场定价的基础,建立统一、合理的计算标准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计算到期收益率首先需要确定债券持有期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从国际金融市场来看,计算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通常采用实际天数/实际天数法、实际天数/365法、30/360法等三种标准。
3、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从2001年统一采用到期收益率计算债券收益后,一直使用的是实际天数/365的计算方法。近来,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产品不断丰富,交易量不断增加,市场成员对到期收益率计算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调整为实际天数/实际天数。调整后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适用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托管、交易、结算、兑付等业务。
3:请教债券当前售价的计算
1,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当前售价现值=∑票面金额*票面利率/(1+到期收益率)^t+票面金额/(1+到期收益率)^n
t:为年份,从1到n
n:期限
2,某债券面值100元,期限为30年,票面利率10%,按年付息。该债券到期贴现率是5%。
现值为=100/(1+5%)^1+100/(1+15%)^2+100/(1+5%)^3+100/(1+5%)^3
。。。。。。
4:债券的市场价格公式
仅供参考债券的收益率计算
投资者一般采用五个收益率指标计算债券的收益率。
1.名义收益率,即债券所附的息票利率。
2.当期收益率,即以债券年息除以债券当前市场价格。用公式表示为,CY=Ci/P。,当期收益率衡量债券所获得的当期收入占市场价格的比率。
3.到期收益率,即如果债券持有到期,获得每年息票利息和到期面值的收益率,其计算公式是:略下,其中P是市场价格,M是票面额,则计算出的r就是到期收益率。考生要注意,到期收益率是应用最广泛的债券收益率,因为它是在债券所有收益的贴现值基础上计算的收益率。
(二)债券的久期与风险计算
债券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即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而引起的债券价格波动。考生首先要记住债券的价格波动和市场利率变动一定是反向的。债券的利率风险计算主要是运用久期的概念。
1.久期(Duration),是指如果市场利率变动了100个基点(1%),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它衡量了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2.债券久期的计算公式:
(市场利率下降的债券价格——市场利率上升的债券价格)/2*初始债券价格*市场利率总体变动。
久期数值越大,说明债券的利率风险越大。,此外,久期只能衡量利率较小幅度变动时债券价格的大致变动,如果利率变动幅度较大,则久期不能精确衡量债券的利率风险。
5:债券的价格是怎么算的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根据面值和确定的年利息配合当时的市场利率折现所得到的一个具体价格,可能比面值高,也可能比面值低。
6:有关债券价格的计算
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也就是说,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价格却是经常变化的。发行者计息还本,是以债券的面值为依据,而不是以其价格为依据的。债券价格主要分为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
中文名
债券价格
外文名
Bond price
含义
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
特点
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价格变化
公式
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
其中
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影响因素
1.待偿期。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而当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往往会引起市场资金供给量的变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汇率跟随变化,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涨跌。
6.物价波动。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外汇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7.因素。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认为形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时,比如说在换届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将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促使债券的持有人作出买卖政策。
8.投机因素。在债券交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赚取价差,而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机构大户就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或债券进行技术操作,如拉抬或打压债券价格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