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房企批量退市加速出清,股东高管开启增持自救行动

2023-06-07 13:22:54

  影响以及相关方护盘行动的提振,*ST泛海股价次日收获涨停,此后开启震荡回升,截至目前最新报收1.02元每股,股价已连续3日站上1元,退市风险初步解除。

  上市房企控股股东或高管抛出增持计划的还有ST美置、ST世茂、以及*ST新联等,相比之下,ST美置则未能逃过“面值退市”的命运。

  5月9日晚,ST美置公告,公司总裁、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秘在内的5名高管及核心业务负责人计划自5月10日起的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5名高管合计拟增持金额达5000万元至8000万元。

  此后高管们掏出线个交易日涨停,但彼时ST美置股价仍在1元下方,此后股价快速下跌。5月25日,ST美置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另一方面,为避免退市,还有房企宣布从控股股东处收购锂电资产,通过继续停牌10个交易日获得喘息之机。

  5月28日晚间,荣盛发展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盟固利68.38%股权,盟固利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股票自5月26日上午开市起停牌。荣盛发展5月25日最新收盘价为1.17元/股,也面临不小的“面值退市”风险。

  “如果公司真的有前景,还需要改变自身盈利能力或者通过产业整合让投资者看到希望,若不再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为了保壳而保壳就违背了资本市场双向发展的规律。”桂浩明对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则建议,出险房企应尽快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恢复企业正常经营,依靠经营回血来化解退市风险。“尽快完成债务重组。盘活存量项目,保交楼。加快销售促回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尽快恢复组织机能。此外,出险房企也可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投资方等方式增加股本金,或置入高价值资产,拓展高潜力业务等方式,提振公司估值,避免股票退市。”

  克而瑞近期也认为,本次“戴帽”的诸多企业,近三个财年特别是最近一个财年存在经营情况不善,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对于这些企业,则需推动企业内部运营的降本增效,较快的项目去化速度有助于企业资金回流,改善经营状况。

  在业内看来,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房企此前的高杠杆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加之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变,导致高杠杆企业风险不断暴露,这也是A股房企批量退市的一大背景。

  “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目前市场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善。此外,部分房企经营不断恶化,债务风险高企。近几年,40多家民营房企发生债务违约风险,随着行业深度调整及疫情、宏观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房企偿债能力急剧恶化。”谈及房企退市背景,刘水告诉

  *ST蓝光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中写到,受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资金承压等因素影响,房企投资力度大幅下滑。在居民置业意愿较低、居民收入预期未明显转好下,需求仍然较弱,销售降幅创下新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降幅同样显著。

  在桂浩明看来,房地产行业此前高杠杆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融资环境。一方面,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普遍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缺乏。“由于大环境制约而导致的整个行业的疲弱,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板块形态走弱。另外还有一些房企虽然不至于资不抵债,但发展后劲不足,在投资者不断用脚投票的情况下,股价大幅度下跌,存在‘面值退市’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房企退市对其自身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刘水表示,触发退市风险的房企多数是出险房企。对出险房企来说,退市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融资渠道受限,增加公司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影响公司投资活动;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投资人信心;公司的声誉受损,从而拖累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忠诚度,对项目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出险房企退市有利于行业加速出清,对整体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变化,应理性客观看待。“退市是上市房企经营恶化的结果,也是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清除垃圾股的必要方式,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刘水表示。

  中银证券研报显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对整体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地产公司。另一方面,此次有退市风险的房地产行业公司在整体板块内的权重影响不大。退市后,这部分的份额将会让出,行业“强者恒强”的现状将持续深化,优秀企业仍具立足之处,长期价值犹在。

下一篇:大众汽车撤资,合营企业已出售,出门问问AIGC成色究竟如何?
上一篇:张永宁检查2023年高考备考情况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