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后市|调仓博弈加剧,A股或进入一段“颠簸期”

2022-07-25 10:16:36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结构上,新能源高景气预期维持但拥挤度在上升,部分消费品景气有望边际改善但整体估值吸引力不强,医药景气边际改善逻辑不强但前期机构持续降低配置,市场正从单边修复期进入震荡期。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尽管价值板块存在阶段性的反复,但是成长板块不会向价值板块切换。在经济弱修复且还存在局部风险的宏观预期下,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卖出价值股,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买入成长股的分化,仍然是当下重要的特征。接下来的行情中,成长与赛道龙头公司内部轮动特征将更为凸显。

  展望后市,随着宽松政策预期再次校正,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更重落实而非加码,经济恢复的斜率开始放缓,政策预期校正后经济和企业盈利预测或依次修正,机构仓位步入高位,基金二季报披露后可能会加大心理波动诱发调仓。

  展望后市,目前市场阶段正处于4月底强势反弹后的检验期,双向波动、缺乏趋势的情形仍在演绎,后续市场走势需要综合考量国内增长修复力度及持续性、二季度业绩报告、稳增长政策环境、局部疫情形势、海外主要国家衰退预期对中国的影响等。

  同时,从外部环境看,通胀仍是欧美央行焦点,紧缩仍在继续。虽然一系列前瞻指标暗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但海外经济的衰退目前仍处于预期阶段,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才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预计美联储7月大概率加息75个基点。

  行业方面,可以在成长风格主线上适度均衡配置景气预期稳定或向好的医疗、消费成长股。对于基本面预期稳定,受益于成本下行的方向也应考虑增加配置,重点关注风电、光伏、储能、电池、军工、食品饮料、医疗服务、医美等。

  另一方面,经济恢复速度较慢、力度偏弱恰恰表明了股票市场的结构将进一步分化。行业之间盈利预期的分化拉大,与经济周期高度关联的价值类板块在短期很难出现系统性的预期改善,而需求高景气的科技成长以及弱复苏结构之中更有扩张能力的龙头公司却有明显的盈利优势。

  配置方面,尽管价值板块存在阶段性的反复,但是成长板块不会向价值板块切换。在经济弱修复且还存在局部风险的宏观预期下,当前难以通过经济线索去寻找股票投资的机会。因此,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卖出价值股,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买入成长股的分化仍然是当下重要的特征。接下来的行情当中,成长与赛道龙头公司内部轮动特征将更为凸显。

  展望后市,新能源等高景气成长中期仍向上。目前,市场预期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在600万辆左右,若7-8月淡季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重回6月水平,那高景气有望继续支撑市场表现。光伏方面,国家能源局预计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同比增长95.9%。若2022年上游硅料产能大量投放、硅料价格回落,国内外支持政策对装机量带来超预期的边际变化,那光伏景气度也将进一步上行。

  此外,建议兼顾必需消费品。随着国内疫情得控,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明显修复,最新数据显示6月国内社零当月同比从5月的-6.7%提升至3.1%。此外,今年以来国内农产品和猪价大幅上行,6月CPI同比增速超预期上升至2.5%,下半年CPI可能进一步走高,而历史上看CPI上行时必需消费往往因为能涨价而表现较好。

  上周A股市场指数多数上涨,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此前交易的内外负面因素没有进一步超预期,市场开启反弹;二是当前流动性十分充裕,对A股估值产生正面支撑;三是前期跌幅较深的部分板块如TMT等轮动反弹上涨。

  综合来看,下半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能成为市场走势的分水岭。如果淡化经济增长目标并接受下半年的温和复苏,那么地产销量可能会保持弱势,目前较高的超额流动性和M2增速有望维持,则出现经典的“类资产荒”场景,有利于独立景气的产业趋势继续形成估值溢价,可重点关注风光储、智能车、锂矿、自动化设备等。

  近期,市场受相关影响,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但经济复苏预期的抬升也在对应抬升政策宽松的力度和持续性,复盘历史,可以发现历次应对信用风险阶段的宏观流动性往往相对宽裕,对市场基本面也能形成有力支撑。

  2022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整体呈先抑后扬态势,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以及疫情扰动逐步减弱,政策“内松外紧”以及中外经济和政策周期的错位造成的率先复苏预期,中国市场继续保持流动性相对宽松且具有相对韧性。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海外流动性收紧,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海外衰退压力的负面冲击,反弹仍需等待中期基本面企稳验证。

  展望后市,当前配置的重点在于权重股。首先,地产后周期与券商、银行等金融股宜“攻守兼备”。其次,近期沙特石油增产叠加全球需求预期走弱,或将驱动原油和大宗下行,或意味着此前成本受压制的中游制造业利润回升。最后,中报业绩超预期以及高景气国产替代细分也值得关注。

  国内经济复苏虽是弱复苏,但进程较为确定,过程中货币政策预计着眼中期,需要充分考虑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风险因素,使得市场处于“经济不排除短期超预期修复可能+流动性环境或比预想得好”的组合。当前是震荡市思维,更重要的是震荡中实现中枢上移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产业赛道逻辑依然是首位,建议关注汽车零部件、储能、数智化与新材料。其次,建议关注疫后供给侧出清叠加需求修复等带来行业竞争格局改善投资逻辑关注度明显上升的眼科、养殖、农化、航空、啤酒、快递等,和成本冲击减弱的调味品、电机、风电、小家电。

  从流动性看,国内货币政策平稳,流动性维持相对充裕。权益市场资金维持相对平衡。供给方面,7月新成立偏股型基金393亿份,较上月进一步回升,北上资金净流出222亿元。需求方面,7月IPO、增发融资规模414亿元,较上月回落近7成,解禁市值规模4827亿元,较上月增长18%。

  短期来看,可关注中报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从目前披露中报业绩或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煤炭行业增速在100%以上。中长期来看,在产业趋势向上以及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落的背景下,建议仍关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汽车芯片等中下游制造业板块。

  展望后市,未来一段时期,中外政策周期继续背离,海外通胀不落加息不止,国内“稳增长效果兑现+疫后复苏”,同时宏观政策继续呵护,经济增长有望逐季回升。A股步入财报季,行情由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市场或进入一段“颠簸期”,建议耐心逢低待布局。

下一篇:索尼WI-C100无线耳机上架25小时长续航只要199元
上一篇:华安证券首予太极集团买入评级:国药入主焕发新机 老牌药企蓄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