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供应链全球优势,新融资总额超百亿美元
称,其他国家也正在试图缩小差距。美国近日与澳大利亚稀土商Lynas Rare Earths签署了一项价值1.2亿美元的协议,建造美国首批重稀土分离设施之一。今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向黑斯廷斯科技材料公司提供了1亿美元贷款,用于在西澳大利亚州开发稀土矿和冶炼厂。
根据华尔街投行Bernstein预测,随着电动汽车需求日益增长,到2025年,全球电池容量预计将以每年40%增长,从2021年的823千兆瓦时增至3252千兆瓦时。随着美国和欧洲进一步对本土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加大补贴力度,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产能市场份额可能略有下降。但预计到2025年,中国份额仍可占到三分之二左右,欧洲份额预计从15%扩大到20%,美国份额预计从8%扩大到12%,宁德时代则将继续保持其20%的全球市场份额。
此外,尽管我国电动汽车电池产能市场份额将略有下降,但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目前,我国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单位成本约为6000万美元每千兆瓦时。但随着工厂规模的迅速扩大,未来几年成本或将缩减到5000万美元每千兆瓦时左右。而未来10年全球建造同类工厂的平均成本约为7800万美元每千兆瓦时。
目前,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LG、韩国SK集团和三星在内的韩国企业,对中国关键电池材料的依赖程度高达60%,这些企业正在试图减少其依赖度。不过,韩国汽车集团现代旗下的起亚品牌,计划在一款新电动汽车车型上使用宁德时代电池,这将标志着非韩国制造的电池首次进入韩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