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散户的魔幻阅历:莫名丢失4万
100万份“一针见底”,砸出专属K线万元,生平第一次收到买卖所警示函……
这位出资者直呼自己为冤大头,但过后觉得自己也不冤,“这么魔幻的事,也是我自己出资生涯的一个警示”。
一单买卖莫名丢失4万块
这位出资者原持有港股互联ETF100万份,21日上午,看到这只ETF开盘价为0.738元,当时的净值大约是0.724元。
看到这大约2%的溢价,“条件反射之下,我将全部100万份以开盘价卖出,本想等净值回归盘中再接回来。”
这位出资者习气性地将100万份的基金挂了跌停价卖出,本想自己挂的是跌停价,所以在开盘价中成交的等级会最优先。
万万没想到,由于这是一只刚上市的小基金,没啥流动性。100万份在开盘5秒内瞬间击穿所有买单对手盘防线元最低成交价成交,最终成交均价为0.69元。
直接在K线图中“一针探底”,只身用100万份砸下一个大坑。
过后这位出资者直呼:“吐了一口老血,一单买卖莫名丢失4万块钱!这钱亏得冤啊,冤大头就是我!”
过后不久,这位出资者就接到券商客户经理的电话得知,自己收到了买卖监管警示函,被置疑恶意拉抬打压。理由为:
以违背前收盘价5%以上的价格申报买入或许卖出。这位出资者卖出为跌停价,中招。
累计申报数量30万股以上或许金额300万元以上。这位出资者买了100万股,又中招。
累计申报数量占商场同方向申报总量的30%以上。据客户经理称,这位出资者占申报总量的100%,再中招。
股票开盘集合竞价虚拟参考价涨(跌)幅5%以上。这位出资者报的是跌停价,中招无疑。
这位出资者直呼:“我这警示函拿得不冤啊。”
网友评论道:“也算是史上留名了,某根K线是我砸出来的。”“为散户们争光了。”“老兄也是位牛人啊!一个小散愣是抢了主力的饭碗,在盘面上画了根专属K线!”
记者发现,上述出资者所描述的阅历,属于上交所发表的典型反常买卖事例。
上交地点《证券反常买卖行为典型事例之七》中曾表明,上交地点日常监管中关注到,有出资者在参与ETF二级商场买卖过程中,很多、大额申报买卖相关ETF,使得其买卖价格与IOPV值产生大幅违背,以致或许影响其他出资者对该ETF价值的判断。鉴此,假如出资者在参与ETF的买卖中,出现上交所《买卖规则》第6.1条及《证券反常买卖实时监控细则》第八条等所规则的景象,并导致ETF买卖价格与IOPV值大幅违背的,其行为即可构成ETF反常买卖行为。
这位出资者也确实不冤,他也在帖子中表明:“后来觉得这么魔幻的事,也是我自己出资生涯的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