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行两年未发行节日特供产品
三年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于2022年1月起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也随之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达27.95万亿元,净值化比例超86%。
从理财产品端来看,净值化将更加准确地体现投资标的的市场公允价值,但相应的,产品的收益率曲线波动也会增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者选购的难度,“哪个产品固定收益高,就选哪个”的决策方式已成过去式。
“以前理财产品是属于资金池运作的,就是说所有的钱,比如有的客户买的一个月的,有的买的三个月、一年的,这些资金进入到资金池里面,然后统一去投资,这些资金的投资期限也有一年、两年、三年等,比如客户买三个月期限的,我们预测未来收益大概在4.1%左右的线%的预期收益。”某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道。
某国有行理财经理还向记者展示了该行的理财产品情况,对于理财产品净值的变化,工作人员表示:“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多是债券,债券有到期利息,收益率会比较稳定,但也会有波动,因为债券也有价格,价格波动后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一定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理财经理着重强调产品稳定的收益率。有理财经理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收益率)基本上就是在中上水平,可以把其看成是‘下有界限,上不封顶’,目前的理财产品鲜有跌破下限的,但是有做到过上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往年,为了吸引投资者,不少银行在节假日会发售相关专属理财产品,其收益通常也会较同期在售的产品略高,以此吸引投资者。如今,这一现象也在发生转变。记者查询几家大行的手机银行,均没有找到此类产品。
另一家银行经理表示,该行已经两年没有发行此类产品。“那都是两年前了,那种是刚性兑付的产品,可以在节假日多约定收益,那个时候他不是净值型产品。”该理财经理表示,“现在净值型产品不分节假日的,它是根据市场波动的,所以它不存在什么收益高一点,因为它本来收益就会浮动,没有办法控制节假日是高还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