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公募Rs产品首募规模创新高信银百宝象宣传直投疑为委外丨机警
资金(特别是养老产品)长,且投资端对价格波动较为敏感,而REITs作为股权类产品不能采用摊余成本法,理财资金很难在单一产品中大比例持有,更可能是作为一个尝鲜性的品种,通过FOF等结构持有少量份额作为“固收+”的配置增厚选择。
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公募REITs往往封闭期较长,而理财资金加权久期较短,单一产品会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问题。
总之,银行理财公司当前资产端配置及收益来源主要是债券和非标,未来公募REITs是否会成为银行理财的一大资产,仍有待观察。
从近3月权益类公募产品榜单看,“招卓消费精选周开一号”排名首位,近3月净值增长率为10.26%,近3月年化波动率为12.52%,近3月最大回撤为4.73%。
此外,在本次榜单中排名第三的是信银理财的“百宝象股票优选周开一号”,该产品近3月净值增长率为2.09%,近3月年化波动率为6.18%,近3月最大回撤为2.61%。
根据产品说明书,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3月5日,建仓期六个月,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每周一开放申购赎回,产品业绩基准为6%(年化)。浮动管理费按照高水位法计提,对于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部分,管理人按照20%的比例提取浮动管理费。截至9月30日,该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37%,收益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从3月5日成立后,产品净值在4月12日破净。截至11月1日最新净值,产品净值仍保持在1以下。对此,管理人也在产品半年报中解释称,该产品作为一款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同类产品,在定位上希望更突出稳健的绝对收益定位,核心投资思路为以合理价格投资有成长性的优秀企业,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绝对收益。因此,当产品成立初期恰逢春节后市场快速调整时,投资团队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建仓策略,在仓位提升上不激进,在个股和行业集中度上力求尽可能分散,在大小盘和成长/价值等风格上保持均衡。
三季度管理人同样延续了此前的配置思路和投资风格,基于对经济和市场的理解略降仓位以应对潜在风险,在配置上继续坚持分散化。根据最新的三季度报告,该产品权益仓位为59.81%。而作为一款纯权益类产品,权益投资比例应当在80%以上。管理人也在三季报中表示,在经历国庆前后市场回调和风格调整后,产品将视市场情况逐步考虑加回仓位,并在持仓风格上逐步再平衡。
从资产投向上看,根据产品三季报,该产品持有88.57%的资产管理产品和11.43%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资产管理产品具体是两项权益类委外资产,分别是“中信证券百宝象优选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长安百宝象优选3号”,前者占比61.83%,后者占比26.74%。
(信银理财“百宝象股票优选周开一号”三季报截图)
然而,在该产品募集期间,信银理财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海报明确表示,该产品为“信银理财首只股票直投产品”,而产品三季度前十项资产却在资管计划后标明“委外”,或存在宣传与投资实际运作不相符合的问题。
(信银理财官方微信公众号产品宣传海报)
对此,信银理财“百宝象股票优选周开一号”投资经理周泱向课题组解释称:“在资管系统里,所有定制(我们持有90%以上)的资管计划都会被命名为‘(委外 XX类)’,但实际上由谁管理是跟着实际业务来的;不带‘(委外 XX类)’的是指一对多,非我们定制的资产。”
也就是说,“委外”这个标签只是表示该产品持有该定制资管计划90%以上的份额,并不代表实际的投资模式,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区别,而非自主与委外投资的区别。
对此,某理财公司产品经理向课题组表示,“直投”和“委外”的区别主要是看指令是自己出,对方下单还是委外对方进行投资决策。通过定制的资管计划如果不是委外投资,那更像是开了通道户。课题组认为,这或是为了减少投资限制。
对此,课题组也再次和信银理财进行求证。信银理财回复称:“目前股票直投系统还在建设中,与投资限制没有关系,而且我们都是严格遵循内部投资限制的。但是再细节的内容考虑到各方因素,经内部讨论,暂不做回应。”
另一理财公司权益直投团队负责人也向课题组表示,股票直投还是需要很多积淀的,委外是一种相对容易走的路,有利也有弊。但如果能把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委外结合起来,才是真的在股票投资领域做了全供应链的能力。没有择股能力就很难对委外的投资有深刻的理解,相应的,委外和基金筛选能力也会对股票投资能力形成正反馈。课题组认为,理财公司的权益类理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选取5只近期发售新品供参考。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近期,多家理财公司发售的新品中,其中建信理财的“私行精选福星封闭式2021年98期理财产品”值得关注。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5.15%,风险等级为R3(中等风险),产品期限为923天,起购金额为10万元,运作模式为封闭式净值型。
在投资策略上,该产品主要采用固收增强的配置思路,以固收资产打底,通过转债、股票及公募基金等资产增强产品收益。其中固收类资产投资占比不低于 80%,其他非固收类资产投资占比不超过 20%,目标是在承受较低的风险水平下获取绝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