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连续破发提示打新风险网上申购投资者数量降低约百万户
从中签率来看,上述5只新股保持在0.01%-0.03%范围内,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从申购情况来看,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知有明显提升,参与打新热情有所下滑。
记者梳理数据及相关公告发现,10月份以来截至10月22日,共有20只新股开启申购(主板除外),12只来自创业板、8只来自科创板。从网上打新申购情况来看,12只创业板新股的平均有效申购户数为1481万户。与10月份均值相比,参与等4只创业板新股网上打新的投资者规模下降均超100万户。相较于上月热门股严牌股份1528万户的参与规模,相差最多超200万户。
科创板方面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此前8家科创板企业的平均有效申购户数为605万户,与之相差近百万户。
“打新人数的下滑与新股连续破发有直接相关性。不过随着行情的回暖以及市场对新股定价达成新共识,打新人数将会再度回升。”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股连续破发的确降低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同时,大盘走势偏弱,也对打新积极性有所影响。”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记者表示。
新股不会持续大面积破发
记者梳理发现,10月22日至11月2日,连续8个交易日内共有1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除了凯尔达盘中破发、收盘翻红外,其余9只新股均未守住发行价。这10只新股中,有5只来自科创板,5只来自创业板。
“新股询价新规实施以来,新股的市盈率有所提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完善询价机制是必要的,破发是市场化的正常现象。一个理性的定价市场不可能总是新股单边上涨,也不应该是单边破发市场。”华西证券投行业务总监葛泽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严凯文分析,去年开始,新股的发行状况已逐步出现分化,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加剧。有200余只新股在上市五日后的收盘价格低于首日收盘价。二级市场热情降温,叠加新股发行中枢上移及流动性边际收紧,“钟摆效应”导致本轮新股连续破发。
“破发有利于改善此前新股询价‘重询价、轻研究’的不良生态,属于市场有效性增强的标志。新股大面积破发局面不会出现,市场将会寻找到新的平衡,发行价格在新的博弈下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严凯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