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喜人,却遭高瓴资本减持

2021-08-27 14:44:31

  创业板有一宝,宁德时代当之无愧,这块宝挑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梁,承上启下,深受下游车企的簇拥,同时又与上游原材料端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还进军海外,试图把全球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的原始优质资源圈起来,赋能给国内。

  营收方面,宁德时代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0.75亿元,同比增长134.07%;归母净利润为44.84亿元,同比增长131.4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9.18亿元,同比增长184.64%。

  近期国家发改委为支持储能发展,接二连三的发布相关政策,储能在清洁能源发电崛起的过程中在发电侧扮演不可或缺的作用,毫无疑问,储能的前景是明朗的,市场红利是巨大的,储能也将成为宁德时代未来业绩增长的一大期待。

  在2020年报中,宁德时代的营收结构是:动力电池占比78.35%;其次是锂电池材料占比是6.81%;最后是储能系统,占比3.86%。如今,有了细微的变化,动力电池在营收结构中占比下滑的原因并不是市占率降低引起的,而是因其储能与锂电材料的业务发展过于迅猛。

  境外收入的增长是由于宁德时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结果。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集中在中日韩、欧洲、美国这三大地区。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也都在积极转型到新能源赛道,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前景是确定的,只是向谁买的问题,宁德时代在与海外电池巨头LG、三星、松下竞争过程中如果能够站稳脚跟,海外市场也将成为其未来盈利的一个增长点。

  研发支出方面,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研发方面的费用为27.94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2.98亿元,翻了一番多,这也符合高速发展时期的科技公司的特征——研发的高投入,宁德时代一直在引领着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从三元高镍锂电,到磷酸铁锂电池,再到固态电池,再到最近的钠离子电池,每一项技术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队伍做支撑。

  现金流方面,宁德时代报告期内的货币资金为746.86亿元,相比2020年底的684.24亿元,增多了62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4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8.27亿元,增多了近200亿元。这是业务规模扩大,收到货款增加的自然现象。

  产能方面,2021 年上半年现存产能为65.45Gwh,在建产能是92.5Gwh,产能利用率为92%。在建产能大于现存产能这说明宁德时代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可以想象,当在建产能完工后,宁德时代的业绩又会呈现多少比例的增长。这里有个大的前提是,在建产能完工后不担心没有销路,因为宁德时代被下游汽车催货是家常便饭,动力电池的紧俏是可想而知的,出现滞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可以把产能与未来的销量挂钩。

  其实,国内外的动力电池厂商们的竞争目前已经集中在产能方面,电池方面的本身的使用性能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通俗来说,货都差不多,都可以满足下游车企的使用需求,谁的产能多,谁就卖的多,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过来,赚取更多的钱,再去投建更多的产能,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

  横看竖看,宁德时代的中报业绩虽不敢说是完美,却也是可圈可点的,加之身处热门的新能源赛道,又是锂电市占率全球第一的位置,毫无疑问是对得起“创业板一哥”这个称谓的,然而为啥却在报告期内遭遇到股东的减持,这似乎是个矛盾点。

  报告期内前十大股东中有四家发生了减持,分别是西藏鸿商资本减持1300万多股,深圳招银减持1100万多股,长江招银减持1000万多股,高瓴资本减持持近800万股,股东合计减持4200万多股。

  投资者们对“股东减持”一般比较敏感,甚至戴上利空的高帽子。这四家股东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专门在二级市场上打猎的机构户,专门的投资机构,而非产业投资,他们当初进场的时候就是奔着套现去,“减持套现”就是他们的归宿,或早或晚而已。

  有些人们称其为主力资金,行为上可以参考,但不必唯主力资金马首是瞻,他们进场的时候价格本来就很低,潜伏时间久,他们有他们的策略,普通投资者有普通投资者的策略,首先,主力资金的判断未必是准确的,高瓴资本张磊投资教育股时的豪言壮语到后来事实打脸,这就是证据,而且他们减持不代表不看好了,有可能只是回笼一部分资金另作他用,如果是清仓,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这几大股东减持的比例并算高,还对宁德时代持有大量的股份,相信未来还会出现类似的减持行为,或许是其它股东,或许还是这四家中的某个,道理同上,或为回笼资金,或是发现新的投资机会,或是为满足业绩考核(基金公司都有)。

  另外,结合宁德时代近期的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看,其实宁德时代近来一直在500-550上下震荡,甚至有时跌破500,迟迟未能冲破600元大关。这要震荡多久才是个头啊,大机构投资策略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时间成本,或许他们觉得这么耗着等下去有点不值了,先套现一部分另作他用,不失为上策。

  再者,估值本身就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相同的一只股,有的人认为其股价过高了,有的人则相反认为其股价还是偏低的,存在上升空间,这种分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正是对估值的不同看法才有交易的可操作性,试想,如果每个人的估值都是一样的,那么也就失去交易的动力了。

  有的人是从财务业绩角度去分析宁德时代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结合营收、净利润、市盈率、每股收益等指标看,选取贵州茅台(1592.520, -2.48, -0.16%)作为对比,茅台2020年报是980亿的营收,467亿的净利润,股价2020年大部分是在1600-1700,宁德时代是2020年报是500亿营收,55.83的净利润,股价2020年大部分是在200-300,这种对比方式有诸多缺陷,首先是行业赛道不同,再者选茅台作为参照物,这个参照物本身是不是股价有虚高的成分在?

  有的人是结合未来宁德时代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趋势表现,宏观上去估算他的股价。文中提到,海外市场,储能,定增后的产能释放,这几个因素未来都会让宁德时代在产业上收获颇丰,但是,二级市场的表现与产业上的相关性虽然有,但并不强,因为有两种可能:

下一篇:新华保险副总裁:代理人人均三千收入远不够
上一篇:可转债和股票哪个好?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