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李克强:推动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正常!

2022-12-24 11:42:09

  :23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介绍,当前青岛的新冠感染发病高峰期还未到来,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按照监测数据推测,青岛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

  目前青岛已建立并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构筑了医疗救治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社区诊疗点、发热诊室和医院发热门诊。各区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诊室201家,并拓展了3371个社区诊疗点,轻症患者在此就可以得到诊治。如果患者为重症,社区医生初步判断后会将他有序定向地转至发热门诊。截至目前,全市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151家。

  第二道防线为二级以上医院普通病床,定点医院和三级医院分院病床。我市现有二级以上医院床位数接近3万张,两个定点医院的床位数为1540张。原有方舱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的分院,共有11769张床位。

  第三道防线万名重症医护人员。现有普通救护车307辆,负压救护车137辆,车组人员配备齐全。全市26家互联网医院全部开设新冠咨询板块,可为市民提供远程免费咨询。

  薄涛说:“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可以把曲线拉得更平更长,让高峰期进程可控,为岛城医疗物资储备、医疗救治服务等赢得更多时间,从而减轻短期内的医疗资源挤兑现象。”

  金冬雁:全球疫情正走向终结

  据澎湃新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奥密克戎的出现就是以致病性大大减弱为代价实现免疫逃逸,但这不代表增强免疫力没用,相反,对于抵抗病毒,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未来新冠病毒的变异,金冬雁称:“新冠病毒的突变率其实比流感病毒、SARS病毒的变异率低多了,它大约只是艾滋病病毒变异率的1/4.我推测,只要不出现免疫性超强或致病性超高的新变种,全球新冠疫情正在走向终结。”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演讲中提及,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张文宏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他举例说,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已经缺氧很长时间。特别是子女忙碌、由阿姨照顾的老人,这种“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遇到“沉默性缺氧”该怎么办?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他提到,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

  “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此外,他提出,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一个机制的改变可能令很多人获益,不同级别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他希望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和各科室,都应做好救治新冠病人的培训和训练,尤其是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科的医生。

  老年人怎样加强自我保护?感染了怎么办?张文宏解答

  在当前新冠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老年人该注意些什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近日表示,老年人群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被感染。一是靠营养的摄入和加强,二是要减少感染的机会,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聚集,在户外务必戴好口罩。

  12月22日下午,张文宏参加了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老年人如何居家防、居家治、居家健康”新冠防治健康大讲堂直播活动。他说,老年人的营养对于新冠防治来说很重要。他曾前往一家养老院,养老院在日常营养餐的基础上,每天免费给老人额外提供2至3个鸡蛋以补充营养,“蛋白质的摄入、营养的加强,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这样即使他们感染了新冠,也能有较强的抵抗力。”

  “目前老人总体的新冠重症率很低,医疗机构也正在做充分的准备。当前新冠疫情还在逐渐蔓延,感染峰值的到来也会使重症率增多,对整个医疗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张文宏建议,老年人所在的养老院、护理院等,要尽可能地避免工作人员将病毒带入院区。他对养老院、护理院工作人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每天佩戴N95对老人进行护理和照看;二是定期做,避免整个养老机构的感染。

  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张文宏说:“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感染后正确对待和观察病情。一是看有没有高热,如果高热连续几天不退,说明症状比较重;二是看有没有呼吸困难,如果有也是较重症状;三是看氧饱和度,低于93是比较危险的,低于95要警惕,需要及时就医;四是看脉搏,如果脉搏很快,要检查肺部、心脏是否受到了影响。”

  张文宏还表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段时间要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次。就诊次数越少,被感染的风险越低。一旦感染,出现症状就吃药,但不鼓励乱吃药,如果多种药物一起吃,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

  感染者康复后上班注意事项

  “新十条”优化措施实施后,为帮助大家了解感染者康复后上班注意事项、儿童青少年防护要点等重要内容,四川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梳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了解掌握。

  感染者康复后返回工作岗位,仍需认真做好防护。目前处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还要注意预防新冠病毒以外其他病原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

  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在接触公共场合的物体后要及时洗手。做好咳嗽、打喷嚏礼仪,保持社交距离。在食堂不要面对面就餐。办公室、工作/操作间每天上、下午各通风1次,每次30分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坚持身体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避免焦虑、紧张、熬夜。

  提醒!存在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切忌强行复工

  阳性后多长时间会产生抗体?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二次感染?新冠感染者症状缓解到什么程度可以复工?昨天,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副主任王凌航在接受

  最近,有传言说新冠病毒阳性15天后才能产生抗体,在此期间不注意容易二次感染。对此,王凌航回应: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也没有自然感染过新冠病毒,人体内产生抗体大概需要10至14天。“目前多数人都有疫苗接种基础,再感染病毒时人体主要靠回忆性免疫应答启动,往往3至5天抗体滴度水平就明显升高。”

  对于发生二次感染,王凌航说,如果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在4至6周的短时间范围内感染同一毒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二次感染所表现出的症状,有可能是没有休息好、再受凉,或者是此前处于病毒感染期,稍后进入免疫炎症反应期导致的“双峰热”。“生病期间,要预防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还要加强休息。”

  目前,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现有政策明确自出现症状之日起居家隔离满7天,在退烧且其他症状好转后,即可复工。王凌航表示,这针对的是大多数青壮年。具体到每个人的复工复产时间,还是要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而定。如果急性期出现肺炎表现,要延长恢复期,等待肺部感染明显好转。有些存在基础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长,需要更长时间康复。还存在低热以及乏力、心悸、胸闷、活动耐受力明显下降等心肌炎表现的患者,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忍着不适强行复工,容易出现风险。

  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王凌航提醒,目前正处于冬季频发期,加之假期人员流动密集,感染风险较大。“就算‘阳过’也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可或缺。因为一旦流感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最终会加重机体损伤。”

下一篇:空调不一直制热怎么回事
上一篇:江苏省徐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7批次饮料监督抽检合格信息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