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股东持股5%以上和以下的区别)
股权八条线%,这八条线分别意味着什么?
意义如下:
1、1%表示:代为诉讼权,持股量达到1%,特殊情况出现可以书面要求董事会、监事会向法院提起诉讼。
2、5%表示: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上市公司应该向当地机关报告。
3、10%表示: 临时会议召集权线%,临时会议召集权意义不太大,表决权才是王道。
4、34%表示:安全控制线,也就是说股权要超过三分之一。坚守34%有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因为你持有34%,其他股东就不会超过67%,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你有一票否决权。
5、50%-50%表示:相对控股线%的结果是公司重大事项无法决策。
6、67%: 绝对控股线%,这超过了三分之二多数。能够修改公司章程,决定着对公司的控制权。
扩展资料:
股权结构表示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利(义务)。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持有公司股份5%是什么概念?
具体要看公司的类型,如果是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百分之五的股份算是大股东了,如果进行股份转让的要履行相关股权转让的手续。
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百分之五的股份一般都是小股东。
扩展资料:
根据《证券法》第86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3条、14条的规定,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每减持达到5%时须在3日内披露,在披露前及披露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公司股份。
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百分之五的股份一般都是小股东。
《证券法》第四十七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但是,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限制。
股权比例多少有什么区别?
1.绝对控股:控股大于等于67%。股权布局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智慧和手段,是综合考虑企业未来各方面后所作出的安排。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企业主想要一直都有话语权、决定权的,那么其所持股比例就必需占到67%,在法律上控股大于等于这个比例的,又被称做“绝对控股”。
2.相对控股:控股大于等于51%。企业发展到发展期的时候,企业主所持有的股份就越来越少,但企业主最关心最想要的也还是要控股,而此处的控股大于等于51%,是“相对控股”就不是“绝对控股”了。
3.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控股大于等于34%。我们认为,企业初创期时,老板的股份最好是占67%以上,发展期则是占51%以上,那么扩张期最好就是占34%以上。当然,如果是对其他仅需过半数以上通过的事宜,就无法否决了。
请采纳。
一家企业成功上市,5%的股东和管理层股东的买卖限制是怎么样的,5%以下的股东是否有限制
楼上的几位回答都不太准确。根据持股比例、身份、入股时间和上市板块不同,锁定期不一样。
如果是5%以上的股东,不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一致行动人且没有其他情况,如果是在上市后才持有股份的,不受限制,如果是在上市前持有股份的,锁定一年后可以转让,转让数量不受限制,但转让5%以上或者因为转让造成持股比例低于5%的,要公告。
如果是管理层持股,如果是属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上市后一年内不能转让,一年以后在任期间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年年底持股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如果是创业板股票,在上市后1-6个月间离职的,离职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在第7-12个月间离职的,离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如果是中小板股票,离职6个月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超过50%。如果只是一般管理层,那就是上市后一年内不得转让。
不管是5%还是管理层,如果是主板中小板,在招股说明书刊登前12个月内增资入股的,自工商变更登记日起,锁定3年;如果是创业板,在申报上市前6个月增资入股的,自工商变更登记日起,锁定3年。
为什么要将5%以上降到以下股东的区别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十三号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事项(征求意见稿)》,对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及持股5%以上股东大额减持股份的预披露事项进行规范。
建立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制度,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市场透明度。从股权稳定性来看,相关股东大额减持计划的披露有利于增强市场预期;从信息对称性来看,包括减持原因在内的减持计划的预先披露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知情权,符合市场三公原则和投资者保护的需求;从对股价影响程度来看,减持计划及计划实施的持续信息披露,有利于增强减持过程的透明度,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
上市公司持股%5以下的股东有什么特殊权益吗?
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在公司内部已经应当具备话语权了,也有权利要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应该属于公司内部投资者有权利了解公司内部经营情况,并且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一定的干预,当然了也是具备一定的投票权的。
上市公司本身股份非常分散,上市公司并不像是普通个人创立的有限公司,个人成立的有限公司,拟持有5%的股份,那你可能只是个前台而已。参与公司创立的这些人可能都会持有一定股份,但是到上市公司这种程度1%的股份,那可能都是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亿,因为好多大的上市公司本身都是值上万亿的1%的股份,那就是将近100亿呀,虽然5%的股份已经算是相当多的了,好多上市公司它排名前10的大股东,个人所持有的股份也不见得超过20%。
只有5%的股份是一个节点,你超过5%的股份超过20%,超过30%都有义务告知公司就是你持有4%的股份,你不必理会这个公司,但你持有超过5%你就应该告诉公司我持有的股份超过5%了。然后你增持至20%或者30%的时候,你也要告知公司,因为是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确定的规定,人家就是这么规定的,这是你的义务,你不履行义务就没有办法享受权利。
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避免上市公司,神不知鬼不觉的被人收购,就像你从一些无良小说里面看到这个情节,我有的是钱,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它收购了,怎么可能?现实生活中根据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你持有超过5%增值导致股份达到20%,甚至是超过30%,你都有义务告知公司。而且说实线%的股份,你也不见得对这个上市公司就拥有绝对话语权,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10分复杂,不是说你有30%你就具备绝对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