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如何交易|A股能否独善其身?筑底回升行情还能走多远?
“鉴于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已录得-1.6%的负增长,若二季度再现负数,导致实际GDP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便步入市场普遍认为的‘技术层面’的衰退。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衰退最早可能在2022年三季度末便到来,而非2023年。”东吴证券进一步指出。
不止美国,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与美国相比,欧洲面临的危机更大。欧洲滞胀压力更高,同时面临能源危机、难民危机和潜在的经济危机。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
“美国经济数据中多个前瞻指标暗示衰退,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信心受损、地产周期下行共同发出衰退信号。欧洲在高通胀的同时经济增长预期不如美国,德国出口疲软和进口价格攀升,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多种指标共同指向全球经济衰退临近。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全球衰退预期升温可能会通过三条路径影响A股。首先,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股市波动影响A股,对A股形成暂时性冲击。其次,美债收益率止涨,中国货币政策更独立,缓解成长股估值压力。另外,商品价格下跌,通胀缓解,企业面临的原材料价格压力下降,中下游企业状况迎来改善。广发证券则认为海外风险对A股的影响趋于钝化。其在研报中指出,中美经济周期已经开始呈现高度不同步特征,且中美在阶段性货币政策上也出现完全相反的分化。欧美等国因疫情、战争、前期政策影响目前已深陷“滞胀危机”,而我国目前重心在于“稳增长”。无论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海外风险对A股的影响都将趋于钝化,虽然A股可能存在一定冲击引发震荡行情,但无法逆转当前筑底回升格局。
兴业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本轮A股跑赢美股的宏观和政策背景较为类似2000年9月-2001年6月的A股独立行情。向后看,“内松外紧”的政策周期和错位的中美经济周期或使中国股市的估值与盈利具备更强劲的支撑,A股的独立行情有望继续演绎。从中线看,国泰君安证券认为,目前国内政策、经济、资金面等核心因素均有利于股市上涨。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周期修复、低通胀、金融周期扩张的顺风局,中国资产成为当下更优的选择。
创元期货研报指出,目前A股重要的核心矛盾在于海外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走势背离趋势的变换。如国内经济修复斜率高于美国陷入衰退的斜率,那么即便在海外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国内A股依旧还会延续成长风格强势的状况。但如果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低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斜率,那么后续A股整体还是会存在压力,市场风格也将重新切换到价值当中来。
中信建投证券也认为,美国衰退期间商品价格大概率下行,利好中下游企业盈利修复。中游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随着上游价格下跌最为受益,尤其是有色金属原材料占比较高的风电、汽车、白电、输变电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