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发力预留充足“弹药”
2021年中国经济将以超过7%的增速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展望2022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前,我们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居民消费重焕生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70%,新冠药物研究捷报频传,疫情防控手段日益精准,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逐渐减轻,新能源汽车和国潮有望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主力军。在政策引导和海外供应链瓶颈的共同影响下,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曲线”,新技术的渗透率达到10%~25%后将正式进入起飞期。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也正在觉醒,国潮欣欣向荣。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动能革故鼎新。“日新者日进也。”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康波周期的末程,能够取得突破性创新的经济体就有望成为下一轮康波周期的引领者。双碳目标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国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进程,激发了国内自主创新的活力。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政策发力时点前置。在跨周期调节的思路下,2021年财政政策保持了适度的支出强度,广义财政结余可能达到2.76万亿,且发力时点后置,为2022年财政发力预留了充足的“弹药”。货币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将双管齐下———为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准与降息均有空间;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将增添助力。
债券利率区间震荡,股票市场此消彼长。为了兼顾稳增长和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市场利率下行和反弹的空间都不大,更有可能以政策利率为锚区间震荡。在企业盈利周期总体向下、稳增长政策加码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可能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