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逆转期权案例,期权管理风险
1:求一个关于或者期权的案例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跨期套利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连大豆仓单两个月间的持仓费用预计约60元/张 合约,也即两个相近合约的价差应在60点左右。理论推测同一作物年度合约 比如在6—11月之间,5月份合约应高于1月份合约120点左右。之所以 讨论6—11月,主要是投机性的套利应尽可能避免实物交割式的套利交易,以 减少对交割费用,税收因素等因素的考虑,所以对1月份、5月份合约,同作物 年度且避免实物交割的套利时间在6—1 1月之间。
在2000年6月8日,1月大豆价格为2166元/吨,5月大豆价格2236元/吨,
价差为2236-2166=70,价差显然偏低,预计价差会扩大,则作卖出1月合约同时
买入5月合约,至2000年8月23日,1月大豆跌至1915元/吨,5月跌至2043元/吨,
价差为2043-1915=128;观察价格差扩大的趋势不变,则继续持有套利头寸至9月
22日,1月份升至2090元/吨,5月份升至2279元/吨,价差为2279-2090=189点。
忽略交易手续费,从6月8日—8月23日,每手大豆套利收益达10×(128-70)
=580元/手,延续至9月22日,则利润扩大至10×(189-70)=1190元/手。
对7月、9月份大豆合约,从2000年10月—2001年5月份,讨论套利的可行性,
见表7
2:能举个和期权有关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你知不知道以前的粮票、布票、。。。,很象的。有的有时间限制。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期权,就是以某一金融产品为标的的另一种金融产品,它的核心就是你拥有权利(买或卖它的标的金融产品),而不存在义务(不是必须买或卖)。它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只能凭这两点来考虑,象以前的股票认购证,就是标准的期权,只是没有上市交易。 我说的只是生活中类似的东西,以前的各种票证,目的是限制购买,而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金融产品,当然不是权证了。但确实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凭粮票可以购买粮食或粮食产品,没有它,你拿钱也买不到,这就是一种权利,但你可以不买,这不就是可以不行权么。 其实,从广义上讲,各种认购券都是期权,认沽券也是,只是认沽券很少见,楼花就是你有权买房子,但不买的话也可以,这就是认购券,应该是广义上的期权,或者是实物期权。 我对有价证券的理解是必须是可以合法买卖的,以前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买卖是非法的,票据背后都有特别说明,所以,它们不能被称做有价证券。
3:是什么风险逆转的看跌期权组合
跌涨最好要多看一些技术性指标
如果不太会交易,可以模拟学习下先
4:放弃期权的实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将引进一条新的流水线,初步预测该流水线万元的净流量。在一年后,随着管理人员对市场环境的熟悉以及更深入的调研,了解到该项目成败的可能性各为50%。如果该项目成功的线万元的净流量;如果项目失败的话,不再进行投资,净流量为0。项目评估使用的折现率为10%,初始投资需1 050万元,一年内流水线万元。
按传统方法,预期的年流量为100万元,贴现率为10%,那么项目的净现值(NPV)大约为-50万元, 即是:100÷10%-1 050。
由于NPV<0,我们得出结论不应该投资。然而这种思路并不正确,因为:就这项初始投资为1050万元的投资项目而言,一年后如果该项目失败,产生的流量为:500万元(残值)+100万元(初始预测下第一年年末的流量)=600(万元)。然而,如果项目成功,产生的流量为:200÷10%万元+100万元(初始预测下第一年年末的流量)=2100(万元)。由于成败的概率均为50%,,因此该项目期望的价值是:600×50%+2 100×50%=1350(万元),即最少在一年后可获得100万元的和价值1 250万元(500×50%+2000×50%)的项目。仍然采用10%的贴现率计算,NPV=1 350÷(1+10%)-1050=177.27(万元),这样看来,NPV>0,我们应当投资该项目。该投资项目的决策树分析如下:
该投资项目的放弃价值为500万元,概率为50%,其现值为:500×50%÷(1+10%)=227.27(万元),这一价值就是放弃期权的价值。
就该案例而言,项目的价值(177.27万元)=传统方法计算的净现值(-50万元)+放弃期权的价值(227.27万元)。正因为项目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期权,所以应该接受它。
5:中国银行上海区间宝期权是什么
区间宝为人民币期权组合产品,指客户针对未来的实际结汇需求,与我行叙做看跌风险逆转期权组合,即买入一个执行价格较低的看跌期权,同时卖出一个执行价格较高的看涨期权,币种、期权、合约本金均相同;也可与我行叙做看涨风险逆转期权组合,即买入一个执行价格较高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一个执行价格较低的看跌期权,币种、期权、合约本金均相同。该业务目前零期权费,可将换汇价格锁定在固定区间内。
远无忧为保底型远期结售汇组合产品。叙做该组合产品时,客户无需支付期权费。在锁定客户结售汇最差价格的同时,客户可以获取最优结售汇价格;此外,远无忧提前锁定该组合产品在交易存续期间的最大估亏额,并以此确定授信额度的占用或保证金的收取,交易存续期间,客户无需动态追加保证金。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6:期权的基本分类
(1)按期权持有者的交易目的,分为:买入期权,也称为看涨期权;卖出期权,也称为看跌期权。
(2)按产生期权合约的原生金融产品,分为:现汇期权,即以现货为期权合约的基础资产;期权,即以货币合约为期权合约的基础资产。
(3)按期权持有者可行使交割权利的时间,分为:欧式期权,指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当天纽约时间上午9时30分前,决定执行或不执行期权合约;美式期权,指期权持有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以前的任何一个工作日纽约时间上午9时30分前,选择执行或不执行期权合约。因此美式期权较欧式期权的灵活性较大,因而费用价格也高一些。
个人期权业务实际是对一种权利的买卖,权利的买方有权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某种货币;同时权利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合约,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从汇率变动中保值获利的灵活工具和机会。具体分为“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两种。 “卖出期权”则是客户在存入一笔定期存款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向银行卖出一个期权,客户除收入定期存款利息(扣除利息税)外还可得到一笔期权费。期权到期时,如果汇率变动对银行不利,则银行不行使期权,客户有可能获得高于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如果汇率变动对银行有利,则银行行使期权,将客户的定期存款本金按协定汇率折成相对应的挂钩货币。
对于期权来说,执行价格就是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汇率。 汇率避险又添新工具。日前,国家局发布《国家管理局关于银行办理人民币对期权组合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出人民币对看跌和看涨两类风险逆转期权组合业务,这是国内人民币对期权业务取得的新进展。
期权产品进一步丰富
2011年4月1日,国内便正式推出了人民币对期权业务,规定客户只能从银行买入期权,不得卖出期权。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的避险保值需求,《通知》推出的期权组合业务,通过对期权的买卖组合,赋予了客户在买入基础上卖出期权的权利,有利于降低客户单纯卖出期权的风险。
在人民币汇率弹性日益彰显的大背景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该工具的推出不仅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产品线,增加企业对避险工具的需求,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国际市场动荡,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加大,国内进出口企业存在巨大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在代理客户进行操作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相应的风险管理需求,如其在海外以欧元、美元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光大分析师专栏所长叶燕武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期权组合产品有其客观的市场需要。
市场也应并行发展
在国内期权不断推进的同时,却仍未起步。银行间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银行担任做市商也符合期权的规则。但从市场长远发展来看,场内市场和场外期权市场应并行发展。从国外市场来看,场外市场交易主体是一些规模和头寸比较大的机构。而场内市场价格波动连续,适合各类投资者和参与者,能为更多机构提供避险场所。而且,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场内交易的保证金制度和结算制度能有效消除信用风险,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从国际市场来看,自1972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推出第一张合约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交易多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世界交易品种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等。
而国内市场还没有利率和。利率作为一国信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股指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国内下一步需要大力发展国债期权。业内专家表示,人民币不仅要成为结算手段,还要成为储备手段,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一定需要。
从汇率形成机制上看,中国交易中心通过结售汇制结合银行间市场定价,有利于中国人民银行监控人民币汇率。但是,其作为银行间市场,不能为一般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工具。此外,它还承担着确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职能,也不宜引入一般企业进入市场交易。
在保持中国交易中心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同时,建设市场,一方面可以将一般企业的套保与投机需求与银行间调剂差额的需求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中国人民银行汇率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有关业内专家建议,市场的建设,宏观上要有利于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成为亚洲中心货币,微观上要为国内外贸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