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风险收益不对称的“套利机会”
我觉得“盈亏同源”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从大的方向上,基本上都会出现“盈亏同源”这个结果。我们能做得更好一些,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性价比很高的资产。 这类资产因为各种原因,风险收益并不对称,经常会有低风险和高收益的阶段性特征。我在资产的比较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不断去寻找具有性价比的资产,而且对这些资产不断更迭。这要求一个人能够涉猎足够广的资产类别,不断进行跟踪,才能发现这类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投资机会。
我特别喜欢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比如说2014年的银行转债,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当时一家大行的转债,跌到了4%左右的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即便拿几年也能获得4%的债券回报,一旦股票起来,就有很好的弹性。在那个时间点,我对这个转债做了大量的配置,后来到了2014年4季度,银行股出现了一波大涨,这个银行转债就出现了50%的回报,呈现了很高的弹性。这类资产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风险收益特征,我们不断找到这种资产,纳入到整个组合,就会呈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还有一种是在比较好的赛道中,做一些波动交易,也能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回报。从2009到2019年,债券市场有一个制度红利:城投债。城投债的基础票息很高,整体没有违约率。有些城投债能提供8%的票息,如果做一个波动交易,就能把整体收益率达到13-14%的水平。这个资产就是处在票息保护的赛道,本质是享受了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