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推!思明劳动教育有范本了
11月9日,思明区在福建省率先推出《思明区中小幼劳动教育清单》。自此,思明各校执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有了参照范本。
为什么要出这份出单?清单里面有什么?家校社要如何用好清单……今天,我们为您一一解答,建议老师、家长们都看一看。
今年,教育部首次出台劳动课标,这意味着劳动教育正式以劳动课的形式,进入中小学生们的课堂。
与大家熟知的语文、数学等学科不一样的是,劳动课只有课标,没有教材。有了课标和专门课堂,劳动课怎么上、劳动教育如何升级就成了新问题。
列入课程表之前,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更多以项目式学习、班会、学科融合等方式进行开展。这两年,思明各校已先于劳动课标,将劳动课列入课程表中,但多数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积累,参照外地的先进做法,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简单说就是,各校各法。
“各个学校积极探索,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从整个区域全面、有体系地落实劳动课标来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统一的执行指导、课程范式和评价机制,劳动教育清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思明区中小幼劳动教育清单》结合了教育部的劳动课标、福建省最新的劳动教育相关指导,由数十名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思明中小幼劳动教育相关教师,根据思明教育实际,共同历时近半年编撰完成。
清单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劳动教育模块入手,将校园劳动课程与家庭教育劳动、社会生产劳动有机融合。
清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每个学段的孩子们发布每个劳动模块的任务群、项目内容、项目要求和评价标准。
以小学阶段的日常生活劳动为例,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几大类贯穿始终,六年下来,孩子可以从一年级简单的扫地、整理书包、自己盛饭等做起,直到最后学会清洁家里多数区域的卫生、洗衣整理衣橱柜、为家人做一顿饭。
生产劳动任务群则随着年龄的成长,不断丰富,小学六年里,孩子们要学会种植蔬菜和盆栽,掌握布偶、陶艺、木艺等传统手工艺的一些技能,体验3D打印、人工智能编程等新技术。
服务型劳动则是以参与志愿服务、体验现代服务业等任务为主。
而到了初中阶段,孩子们就要学会设计家人的一日三餐、组装家具、手工编织甚至设计景点的营销方案等“小大人”技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其它省份出台的清单,思明区将清单列到了高中。高中部分则侧重职业体验,空间装饰、电器维修、漆线雕制作、水土测量、生态调查报告等极有职业属性的项目体验,将助力青年人更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清单发布仪式上,思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的推出标志着思明区劳动教育正式进入“课程化实施”和“校内外实践”有机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该负责人提出,清单实施过程中,各校要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方案,开展劳动教育年段试点工作;要用好清单,扎实推进校内劳动教育课程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有机衔接,积极探索家校社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
许志坚为清单“揭幕”
多数劳动课老师表示,这份清单非常及时,为思明各校落实劳动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个范本,接下来,学校会根据清单,结合校本课程和本校实际,酌情引入实施。
一名中学德育老师说,一旦推开,中学老师也能很好地评估小学阶段孩子们形成的劳动能力,并接力开展新的课程。
思明区教育局则表示,劳动教育需要家校社共同合力推进,清单简洁明了,家长和各界关爱教育的社会人士也可以共同参照,让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发生,也希望社会层面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性劳动的机会,共同助力下一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最后,我们附上清单的电子版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
扫描二维码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