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专项债尚有上万亿元发行空间,扩大有效投资后劲足

2022-08-18 07:58:28

  “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但并不意味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收官。

  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充实了项目建设资金。财政部近日表示,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上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支持的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在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完之后,维持财政支出强度、实现投资稳定增长需要增量资金的支持。近期公布的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举措,表明有关方面正多措并举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资金需要。有专家提出,依法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内剩余额度是可选做法之一。

  日前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进一步指出,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应消费。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低于限额:一是当年新增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低于当年新增债券额度。例如,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为36500亿元,当年实际发行35844亿元,部分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额度留到次年发行。二是部分债券到期后,并未相应发行再融资债券,释放了额度。

  从流程上看,相比增发特别国债、提前使用次年额度等手段,动用剩余额度更为简便。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经过全国人大审批,动用剩余额度只需财政部批准即可。事实上,之前存在动用剩余额度的情况,比如,试点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财政部此前明确,在中央财政下达省和省往市县分配专项债券额度时,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对成熟和重点项目多的地区予以倾斜,重点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介绍,往年专项债限额分配占比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如2021年广东、山东、浙江、四川新增专项债限额占比较大。黑龙江、宁夏、青海等分配到的新增专项债限额占比较小。

  此外,专家认为,如果今年使用专项债务剩余额度,债券资金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称,上半年专项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超过60%,今年前7个月专项债主要投向领域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社会事业等。预计基础设施建设仍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专项债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下一篇:碧桂园:预计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介乎约2亿元至10亿元
上一篇:鹿山新材董事长汪加胜:深耕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领域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