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张忆东:A股正处于底部区域 四季度或是美股熊市下半场
是美国加息已经到了后期,坏消息是还需要有煎熬。
。至于说美股自身因为基本面产生的调整,其实对于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这两个市场的基本面因素不一样,我们更多要关注中国自身的基本面,一旦中国自身的基本面给大家信心了,我们可以对中国的资产可以更多一点的信心。
但是现在中国市场处于长期的底部区域,毕竟海外风险、疫情风险,还有经济复苏的压力,这些都有不确定性,所以市场信心不足,缺少赚钱效应,所以A股还处于比较煎熬的阶段。
中国经济从高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了,但是质量提高了,而质量提高很重要的是科创驱动,这里无论是信息科技,还是国防科技、能源科技,我们都认为是未来的重要抓手,所以明年作为重要的核心新基建,将会值得期待。
所以结论是中国现在需要耐心等待,在一个大家都很悲观的时候,反而应该淡化短期的k线波动,而聚焦长远的基本面趋势。
对于明年,我们认为新基建是政策发力的重点,因为过去20年全球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时代,很多跟数字经济核心公司都成为了全球股市的龙头。
你对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什么样的看法,以及觉得未来哪些机会值得期待和挖掘?
马翔:数字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不断驱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在每一个阶段,它都会有一波新的数字化浪潮去驱动经济的发展。
八九十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第一轮的机会诞生了,比如像英特尔、微软这样的牛股,然后到2000年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亚马逊、思科这样的牛股。
2010年由苹果引领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在美股、谷歌都是很牛的股票。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映射的产业,从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深度参与了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中。2015年到现在很多中国消费电子,以及软件牛股,都是伴随着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新兴浪潮起来的。
张忆东:我想借着今天谈一谈我的看法,风物长宜放眼量,要相信中国制造业的能力。我在90年代刚接触中国资本市场,那时候我们连彩电生产线都是日本的,但一旦我们突破了这方面的技术,你会发现中国的制造业只需要时间。
中国的人才基础,包括大学生基础和工程师红利,以及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家庭的智能家电,还是工厂的智能生产线,未来应用领域体现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方方面面。其实中国的数字经济是个生态圈,因为有数字经济,所以我们对半导体行业要更有信心,只是需要给时间,而且我们也需要对于我国的优化资源配置能力有信心。
3、兴业张忆东:制造业将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张忆东:作为20多年的策略师,我想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来思考现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我觉得要牢牢把握住新时代的几个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的着力点,也就是说资本市场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点也是我们无论做投资还是做研究,我们要有一个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是说通过资本市场把资源的优化配置到最需要的方向,特别是创新驱动能够驱动制造业,能够去驱动实体经济更加有效率的环节。
数字经济第一个方向就是,其实所代表的就是基础软硬件,也包括通信设施等,所以半导体本身代表的可能就是后续国内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领域,也是后续新基建的一个重头戏。
第二个是汽车智能化,这一块是既有能源科技革命,又有信息科技革命,是两者的结合点。汽车的智能化也可以再广义一点,就是数字经济为传统产业赋能,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行业逻辑。比如数字经济对农业赋能,就变成了。同样城市基建现在变成了智能交通、,这一块也包括汽车智能化。
第三个是新兴科技消费品。以C919为代表的大飞机,其实也是个消费品,而且相比于汽车和手机的产业链,的产业链包括的零部件和软件硬件操作系统,价值更高。
所以我讲新兴的这种科技消费品,可以把思维放开一点,不只是家里的扫地机器人或者手机叫科技消费品,这一块未来几年中国可以和空客、波音掰掰手腕的,我们对此有很大的期待,这也是一个产业的方向。
从微观的从中微观一聊,我们其实又充满了信心。所以有时候不要太关注短期的k线波动,关注太多只能带来负面情绪。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每次牛市后期大家各种亢奋,专制各种不服,你本来觉得已经涨过头了还继续涨。牛市的后期转熊之后,觉得太便宜了跌得太过分了,但是它还会继续跌,这种短期情绪我们要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