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 哪些低碳产业迎风口?

2022-06-14 10:27:12

  “双碳”目标下 哪些低碳产业迎风口? 竹产业渐成固碳“主力军” 森林康养造就万亿产值

  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刻不容缓之举。2020年,我国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6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这标志低碳金融时代的来临。如今,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我们该如何产生更多碳汇?哪些产业正来到“风口”?碳交易的开启如何将生态效益转变成经济效益?广州日报全媒体

  竹产业迎“风口”

  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

  时下,竹产业正在成为不少地区发展的重点低碳产业。竹的特性不仅固碳,而且是“负碳”:据介绍,每生产1吨竹料实际固碳可达1.28吨,且竹子3年就可成材,砍伐后又能生成新竹,在有限的土地下,竹的固碳效力可以源源不断。

  目前,发展竹产业在浙江、四川、湖南等省已经蔚然成风,在广东,相关新型竹产业已在英德、潮州、韶关等地投产运营。广东省生态修复协会专家、中林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生态学博士侯碧清告诉

  侯碧清介绍,多年来,来自中山大学、国际竹藤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发了很多新的竹产业方向,包括以竹代塑、碳化竹编无醛胶凝复合新建材、复合竹沥竹碳素土壤改良剂、竹沥竹屑饲料、竹碳类石墨烯新材料等,这些新型竹产业有很好的应用场景,也将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广东省的肇庆市、清远市发展新型竹产业优势明显。“竹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发展竹产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下游竹产品打开销路。”侯碧清说。

  “我认为,竹产业是迄今成本最低、全生命周期都负碳固碳、可大规模、快速发展的产业。”侯碧清告诉

  广东省林学会林业经济与碳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系副主任周伟向

  “现在的问题在于竹子太多,且大部分还没加以利用。”中林科学研究院林业碳汇与国家储备分院负责人张维告诉

  防火林带清风可发电

  清洁能源与碳汇融合发展

  如今,在国家储备林间的防火林带上,一台台如同陀螺般旋转的风力发电机也正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这种新型的风电机扇叶较小,适合大范围高密度地铺设。张维介绍,这种风力发电机启动只需要0.5级风,3级风便可以满载发电,且不受风向影响,全天候发电,年平均发电时间可达6800~7722个小时,年发电量945万度~1053.16万度,一台风电机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按照现在并网电费计算,风电5年后就可以收回成本,接下来45年,都可以源源不断为我国输送清洁能源,而储备林建设直接产生的大径材不仅满足国家木材安全所需,所产生的固碳释氧效益,将来也会通过碳交易带来新的收入。目前在广东的肇庆、韶关等地,相关项目已经陆续上马,预计每年为当地带来数亿元的收入。

  张维告诉

  “现在国家特别强调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往守着绿水青山只能产生直接的生态效益,森林质量难以精准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不能充分实现;而今随着碳交易的到来,我们在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利用森林产生了巨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能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来保护和发展生态,也真正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侯碧清告诉

  周伟刚在从化调研归来,他告诉

  森林康养带动万亿产值

  广东森林覆盖率达58.74%

  侯碧清向

  周伟告诉

  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表示,目前,全省的林地面积达到1.6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8.74%,森林蓄积量达到了6.24亿立方米。目前,广东县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地达到1359个,已成功创建11个国家森林,24个国家森林县城,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下一步,省林业局还将不断完善林业碳汇市场建设,逐步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下一篇:与全能全面的奥迪Q7一起,纵享奢适出行新生活
上一篇:油价飙升!韩国卡车司机罢工:一月工资只够油费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