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布局四季度9月“摸底”804股
了804家公司;其中,316家公司获超过10家机构抱团调研。从相关公司所属行业来看,机构偏爱电子行业。对于四季度,机构认为结构性行情依然显著,包括半导体在内的行业获看好。
机构9月“摸底”804股
9月深沪两市走势分化。其中,沪指冲高回稳涨0.68%,深成指微跌0.14%,创业板指涨0.95%。由于没有财报披露“窗口期”的制约,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大幅增加。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机构在9月份调研了804家公司,获10家以上(含)机构调研的公司有316家,被50家以上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也达68家。汇川技术(300124)、兆易创新(603986)、云图控股(002539)、中微公司(688012)、华利集团(300979)、锐明技术(002970)、天奈科技(688116)、西藏矿业(000762)、倍轻松(688793)、科德数控(688305)、石基信息(002153)、国盛智科(688558)、华峰测控(688200)、周大生(002867)、东方雨虹(002271)、力合微(688589)、运达股份(300772)、拓邦股份(002139)等21家公司更接受了超过(含)100家机构的调研。
最受机构关注的是汇川技术。据披露,公司在9月接受了2批次合计409家机构的调研,包括公募基金60家、券商26家、阳光私募20家、险资20家、海外机构119家。有分析认为,汇川技术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快速放量,不断拓展新的客户,未来或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是诸多机构前赴后继调研公司的原因所在。汇川技术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由年初的5.4%提升至9.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同比超过200%。
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544家,即67.66%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锐明技术(49家券商参与调研)。基金公司以调研438家列其后,参与了54.48%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最受基金欢迎的是兆易创新(88家基金参与调研)。阳光私募参与了329家公司调研,排名第三,兆易创新(获49家私募参与)也是他们的最爱;以投资稳健见长的保险公司和海外机构分别对221家和14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东方证券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机构调研的股票还是值得关注的。他们对2014年至2016年A股1305只股票36577人次机构调研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机构调研的股票能够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价格增长,并且对于牛市、熊市、震荡市等市场环境均成立,其中调研人数越多,频次越高的股票,股价未来的增长潜力越大,尤其是买方调研对股价增长潜力影响更大。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析,9月接受超过10家机构调研的316家公司中,电子行业公司最多,有48家;机械设备以37家公司接受调研次之;医药生物以28家排第三。此外,化工和计算机两行业也均有超过20家公司接受了调研。从接受超过5家机构调研的428家公司来看,最受关注的前5个行业依次为电子(62家)、机械设备(48家)、化工(31家)、计算机(29家)、电力设备(28家)。
不难看出,机构在9月份的调研中对电子行业是情有独钟的。其中有6家公司被10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分别是兆易创新(380家)、中微公司(227家)、华峰测控(181家)、力合微(128家)、拓邦股份(120家)、利亚德(105家)。《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兆易创新、中微公司、华峰测控、力合微4家公司属电子行业中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在近期的研报中,中金公司指出,2020三季度以来,以汽车为主的下游领域需求超预期复苏,MCU的主要供应厂商受疫情等影响开工不足,产能受限,引发了MCU缺货浪潮。在此背景下,已积累一定技术实力的国产厂商迎来验证机会,预计国内MCU厂商有望通过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迎来加速放量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占份额。
而其中获最多机构调研的兆易创新在回答今年下半年MCU(单片微型计算机)芯片有没有再次涨价的可能性时表示,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等影响,在MCU产品上,整个行业的需求目前还是远大于供给,缺货比较严重,市场需求远超过公司的供给量。公司MCU产品已量产28个通用MCU系列,不同的产品价格也不一样,具体产品价格情况以公司销售信息为准。其实,在近段时间的调研活动中,兆易创新透露了几点重要的信息:其各个产品线的毛利率都有增长;很多领域对NORFlash容量的需求在上升;同时在MCU市场快速成长的趋势下,产能会倾向MCU,未来有望做到10亿美金以上级别的营收。值得一提的是兆易创新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预期今年下半年以及2022年,公司NOR、MCU等主要产品仍将处于整体供不应求的情况。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上述获机构调研的半导体芯片股8月份以来普遍表现欠佳。对此,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跌下来就是机会,并加强了对半导体产业的调研。诺安基金蔡嵩松表示,半导体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短期之内无法缓解。因此,本轮半导体芯片景气度在时间维度上很可能超预期。随着国产相关技术产品陆续攻克,行业即将步入市场总量和国产市占率双升红利期。
机构认为四季度结构性行情依然显著
三季度,A股市场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剧烈分化,伴随着国庆长假结束,四季度又会如何走?银华基金董事总经理李晓星认为,整体市场的走势会是平稳,不会出现上半年的大起大落,业绩可以持续维持增长的行业和公司有望迎来比较好的投资机会,结构性行情依然显著。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史博表示,四季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热度,指数有一定的上行空间。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国内经济降温趋势明显,整体流动性有望维持宽裕;二是尽管局部板块有高估,但A股整体估值处于中位数水平,港股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三是债券收益率已经处于低位,权益资产的配置吸引力相对突出。
海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最新观点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ROE向上、资金净流入,但股市仅微涨(前三个季度上证综指涨2.7%,沪深300跌6.6%,创业板指涨9.4%),源于政策面扰动。而目前政策面正发生积极变化,稳增长发力助推ROE,地产政策柔化、中美关系缓和将抬升风险偏好,年线有望三连阳。
策略方面,李晓星表示,应该寻找高景气度行业进行趋势投资。在他看来,有几类行业符合景气度长期向上的标准:一是电动车、风电光伏运营和制造等行业,符合碳中和的趋势;二是半导体行业;三是CXO板块、疫苗、国产器械等行业,受政策刺激处于景气度向上区间;四是消费升级行业,大众消费品的消费升级趋势依旧明显,同时会比奢侈消费品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