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脑机接口问世:能置于毛囊间读数据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可穿戴智能系统和医疗保健中心携手韩国机构,开发出一种微型脑机接口,小到可置于头部的毛囊之间,未来有望造福残障人士。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据了解,脑机接口通过在大脑的电活动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信路径来实现信息交互。目前,脑信号通常通过非侵入式的方式获取,即在人体头皮表面安装电极并使用导电电极凝胶以获得最佳阻抗和数据质量。尽管侵入式信号采集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新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既易于放置又能可靠制造的传感器。
乔治亚理工学院乔治・W・伍德鲁夫机械工程学院的哈里斯・桑德斯教授洪耀将最新的微针技术与他在可穿戴传感器技术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痛、可穿戴的微针脑机接口无线传感器。洪耀教授表示:“我开展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新的传感器技术以支持医疗保健,因为我之前有脑机接口和柔性头皮电子设备的相关经验。我知道我们需要更好的脑机接口传感器技术,并且发现如果能够通过微型化传感器略微穿透皮肤并避开毛发,我们就可以通过更接近信号源来显著提高信号质量并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目前的脑机接口系统由体积庞大的电子设备和刚性传感器组成,这使得用户在日常活动中移动时无法正常使用这些接口。洪耀教授及其同事构建了一种微尺度的神经信号采集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轻松地在日常活动中佩戴,为脑机接口设备带来了新的潜力。他的技术使用导电聚合物微针来捕捉电信号,并通过柔性聚酰亚胺 / 铜线传输这些信号,所有这些部件都被封装在不到 1 毫米的空间内。
在一项研究中,六名受试者使用该设备控制增强现实通话,结果表明洪耀教授认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可能会实现实用且连续的接口活动,有望使机器与人类融合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洪耀教授坚信合作的力量,因为当今许多挑战过于复杂,非一人之力所能解决。他向其研究团队的所有成员以及使这项工作成为可能的杰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