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IPO的年轻人
一出,众多蚂蚁员工如被人当头一棒,将他们从财富自由的美梦中打醒了。对他们而言,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宛如黄粱一梦。
后,最担心的莫过于期权贬值,万一上市失败了,手中期权就只有期,没有权了。而且当时的市场环境,导致他更加的悲观。
从未断过,但最终也都不了了之。与分红相比,许多员工更希望的是公司能回购期权。
经过此次事件,吴江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在他看来,只有拿到手的钱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谓的期权,就是一场豪赌。就算公司上市成功,员工的期权是很难变现的。
通常,公司会制定一些限制性规则,如授予的期权一般分4年归属,上市后期权还会有一个锁定期。员工若要将期权全部变现,一般都需要4-5年的时间,有的公司设置的时间甚至更久。就拿拼多多来说,员工需等待7年才能将自己手中的期权全部变现。
一些人要么能坚持到变现一部分期权,要么什么也拿不到,他们就会因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现实却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全部变现的那一天。在一场赌博中,你怎么能玩得过制定规则的人呢。
被迫出局的人
企业在上市失败或暂停之后,都会对内进行大范围调整,为下次重启上市做准备,这些调整对于员工来说意味着不确定性陡增。
以IPO折戟的喜马拉雅为例,公司的现金流并不充裕,大部分来自预付会员费。公司发放期权的一个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减少现金支付,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为了寻求营收增长,平台开设了培训业务、卖课。
一名入驻了平台多年的主播李珊珊表示,现在只有少数的几位头部主播能接到录制工作,其他主播根本接不到活,生存困难。有的主播迫于生存已转去抖音,有的甚至直接转行。
由于热爱这份事业,李珊珊一直没有下定决定要不要离开。而就在前不久,她了解到喜马拉雅开启了AI主播功能,这也极大地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公司现在已经在病急乱投医了,想方设法实现盈利目标。在大部分主播都处于待业的状况下,平台还在加大投入开设培训。
现在,李珊珊已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平台,要不是真的混不下去了,我也真不想走到这一步。毕竟在这儿待了多年,要离开也有些不舍。
同样因公司IPO失利受到影响的还有前威马员工周阳。
21年年初,威马启动IPO,却因科技含量不足、研发费用率不高、持续巨额亏损等原因梦断科创板。
虽然威马手里还有一定的资金,不过还一直处于亏损阶段,也急需外部资金输血。威马在科创板受阻后便转战港股,想通过港股上市融资。
周阳越来越看不懂公司发展定位了,威马曾经与‘蔚小理’并驾齐驱,现在已经掉了很长的队,还被后来居上的哪吒赶超了。
然而,据周阳威马下一步要做轿车。在他看来仅靠原来SUV的底盘来做轿车不太靠谱,如果要新起一个底盘就得往里面砸钱,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威马愿意再去花精力和资金往里投吗。就现状看来,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最终决定离开的原因在于,自己努力的方向与公司开始背道而驰,对于公司而言,你个人的技术路线做得再好,但与公司的方向不一致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在他看来,现在的威马很佛系,不像蔚来的李斌那样,敢拿身家来赌。所以现在威马和‘蔚小理’的差距拉这么大也是有迹可循的。周阳认为,公司若不求变,即使上市成功,股价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阳也有自己的坚持,让他在公司当个闲人,成天无所事事,这对他来说既无意义也是一种折磨。既然自己努力的方向与公司不一致,也就只能考虑另谋他就了。
结语
对于现金流匮乏的公司而言,期权就是减少现金支出的一种工具。这样既解决了部分现金流的问题,也将员工与公司捆绑在了一起。即便是员工离职,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将期权回购,因为公司不可能将期权留在对公司零贡献的个人手中。
对于个人而言,可能会面临公司上市失败、市值缩水甚至倒闭的风险,这样期权就一文不值。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的李莱,对公司十分有信心,所以他每年都将年终奖兑换成期权。公司里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甚至更疯狂,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其实李莱知道期权变现很难,就算真上市成功了,也会有许多限制性的问题出现。他此前先后供职了两家公司都给了期权,即便有一家真正变现了,但拿到手的只有一部分。
而李莱天生就爱冒险,他把这个当作一种投资,最终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你害怕风险就选择高工资。当然,你想多拿期权,想要高收入,那就要去承担相应的高风险。
注:文中所涉人物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