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信托下半年
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6月16日谈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透露,从目前掌握的储备项目情况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干企业将加大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特别是社会资本投资潜力较大。
相关数据显示,尽管5月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下滑,但成立规模仍保持在200亿元以上。此外,5月有超过10家城投平台发行的债券出现几十倍的认购倍数。整体来看,大基建托底经济是市场机构比较一致的判断。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
政信类项目持续走红
一位第三方财富理财师告诉
从2021年情况看,政信产品中违约情况屈指可数。整体来看,得益于政信产品的还款
另一方面,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另一方面,廖鹤凯也指出,当更多金融机构或机构资金愿意以更低的成本去承接城投债,确实也会给信托公司带来较大的展业压力,加剧了符合风控要求的资产的获取难度,成本和收益都会有所压缩。
有不愿具名的信托从业人士告诉
信披规范管控风险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受“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政策影响,投资政信项目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及地方城投公司的信用情况。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一直要求各地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城投债券作为标品,比融资租赁、信托、私募基金等资金的成本要低,也自然成为政府压降隐性债务的工具之一。
据悉,与信托公司开展传统政信业务模式不同,当前信托公司城投私募债的投资方式主要为信托计划直接或间接参与城投私募债一级市场认购和二级市场转售,其底层资产为在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
有资管行业从业人士告诉
风险提示方面,中诚信托分析认为,尾部城投结构化发行一般以私募债形式存在,财政提质增效过程中的反腐将对城投债结构化发行形成打击,故私募债投资过程中需对同一主体发行的个券一事一议,重点关注债项发行的合规性,可通过对发行票面利率、一二级市场价差、异常成交记录等信息进行结构化发行的甄别。
此外,廖鹤凯告诉
展业空间得到支撑
廖鹤凯告诉
“而比券商、基金更灵活的操作模式、交易结构组合,也让信托公司在展业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廖鹤凯进一步指出。
另一方面,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房地产类信托和工商企业信托在成立规模上处于低位,短期内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喻智告诉
相关数据显示,5月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下滑,但成立规模仍保持在200亿元线家城投平台发行的债券出现了几十倍的认购倍数,大基建托底经济是市场机构比较一致的判断。
“但部分地区开展对城投公司的融资违规获利问题的追查清理行动,基础产业类信托业务在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进一步指出,长期来看,受经济下行和市场投资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基础产业类业务仍是信托公司的重点展业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