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告别躺赚时代?

2022-06-10 17:56:59

  苹果会向申请厂家收取超过2000美元的认证费,如果认证没有通过,这笔费用不会退还而且厂商还得再次申报认证。

  当然,相比于前面的一次性费用,真正的成本大头是Lightning芯片,苹果规定这枚芯片必须向指定IT元件经销商安富利采购,每块芯片的进价是2.1美元,这已经超过了数据线本身的线材成本,再加关税、人工等额外成本,每条得到授权的Lighting数据线在成本上就要比普通数据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在苹果改用C52芯片后,配件成本略有降低,最初一代C10芯片的单枚成本高达2.98美元。

  由于苹果始终没有公布过Mfi项目的营收情况,再加上第三方配套厂商鱼龙混杂,很难直接估算出Mfi究竟为苹果贡献了多少利润,但从近两年国内第三方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增速来看,这一市场的规模不容小觑。

  比如在iPhone 12发布时,苹果一改USB A-Lighting接口,专用USB C-Lighting接口,国内的安克创新看准时机,成为全球首家获得这款数据线Mfi认证的厂商,又凭借相对低廉的售价,安克创新后续的iPhone数据线/充电头销量在北美地区仅次于苹果。

  安克创新财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在北美地区共实现63.41亿人民币的收入,旗下充电业务贡献了44%的营收占比,其中大部分都是经苹果Mfi授权的相关产品,这还只是一家公司,苹果这个项目的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需要说明的是,苹果的Mfi认证绝不局限于Lightning数据线一项,苹果在其官网上列举了Mfi项目支持的列表,其中包括车载播放、音频配件模块、Magsafe充电器模块、闪电模拟耳机模块等等。

  或许有人会说,苹果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公司,不会过分纠结这几十亿美元的市场。

  即使苹果不屑于这部分收入,但它一定会在乎生态链掌控权的问题。不同于USB Type—C的开源生态,苹果自iPhone初代机的30针Dock接口到Lightning接口,素来秉承着封闭生态的理念,如果加入Type-C协议,这意味着任何一家手机产商或是第三方厂商都可以接入苹果的端口,这恐怕是苹果所无法容忍的。

  可问题是,即使欧盟不推出法案规范充电接口,苹果的Lighting接口就高枕无忧吗?

  后Lightning时代,苹果做无孔手机?

  除了影响Mfi项目的营收外,欧盟强推的充电接口标准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关联效应。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苹果会不会在其他地区继续沿用Lightning接口?目前看来,这么做是存在风险的。

  首先,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的尺寸并不一致,如果苹果沿用两种接口意味着未来发布的每一款单品都要设计两套不同的模具,这对素来强调品控的苹果而言可能性并不大。

  其次,即使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统一充电接口的呼声也甚嚣尘上。

  今年年初,网易CEO丁磊就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统一充电接口的提案,并得到了工信部的回复,大力推进充电接口、技术融合,有利于减少电子垃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国家标准制订,促进充电接口及技术融合统一,着力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此之前,国内多家手机厂商已经开始讨论通用快充协议,以解决目前市场上各厂商快充无法兼容的问题,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在内的多家厂商还成立了广东省快充行业协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国内充电接口乃至充电协议的融合必然是大势所趋。

  而适应这一趋势的前提是,手机厂商至少得支持现在业内通用的Type-C标准。

  即使不考虑政策与市场风向的变化,单论Lighting这个接口来说,它也的确无法适应当下智能手机发展需要,甚至连自家iPhone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举个例子,在iPhone 12 Pro这一代机型上,iPhone就已经支持4K ProRes无损录制了,但在该格式下,一部十分钟的短就会产生数GB的容量,以Lighting接口的传输速度,根本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大容量文件的传输需求。

  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苹果Lightning接口在设计上基本就没有可拓展的冗余空间。

  下图是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Lightning的8针接口只有一条用于电流输送,最大电流也不会超过3.3A,4条数据传输线Mbps的传输速度,这些设计上的缺陷都不是后期优化可以解决的。

  苹果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这家公司还不愿完全委身于USB-IF——这个由2000多家企业共有的第三方协议。

  因此,苹果希望能够在淘汰Lightning接口的同时,绕过行业内普遍使用的Type-C协议,继续维持自身对于闭源生态的掌控。目前看来,苹果很可能通过打造无孔手机来实现这一路径,即直接取消充电插口实现手机无孔化。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的猜测,苹果是最早取消3.5mm耳机孔的厂商,也是最早加eSIM的厂商,如果说前者是为了推出AirPods做出的取舍,那么率先加入eSIM恐怕就只能用取消SIM卡槽来解释了。

  对于苹果来说,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孔版iPhone将使各种MagSafe无线充电配件成为刚需,到时候苹果可以更加正大光明地借助环保话题来卖配件。

  不过,考虑到目前Magsafe系列产品目前相对羸弱的传输功率,以及用户比较顾虑的隐私安全问题,苹果如果真的推行无孔手机,消费者能否接受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下一篇:绍兴银行推出转按揭又删文,浙江监管人士:不允许开展转按揭
上一篇:平潭:税务汇聚闽政通 服务直邮“税易达”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