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耐克 不那么灵了

2022-06-04 06:43:34

  及阿迪达斯”,占到其收入的86.5%,两大品牌共减少约38.5亿元,成为滔搏营收缩水的关键原因。

  滔搏解释,收入下降,因为“国内疫情反覆、国际供应链扰动带来供给短缺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干扰”,未做具体展开。

  更悲观的是,暂时看不到任何转好的趋势。

  滔搏披露,上财年第四季度,零售以及批发业务的销售总金额,“按年同比录得10-20%高段下跌”。

  这一情况,与两大品牌公布的官方业绩,相互印证。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耐克大中华区业务收入为22.79亿美金,同比下降8%,减少约1.2亿美元,鞋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息税前利润从9.73亿美元,降至7.84亿美元。

  2022年1-3月,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跌幅更为惨烈,极度疲软,收入减少4亿欧元,同比大降34.6%。

  按营收计算,大中华区已从阿迪第二大市场跌至第三。

  在中国市场,两大品牌远远跑输大市。

  以李宁为例,其2022年第一季度,官方公告,“同店销售同比录得 20%至30%低段增长”。

  不只滔搏,另一核心经销商宝胜国际也难逃其累。

  根据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宝胜营收下滑约25%,净利润下降超70%。公司称,“受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欲望的降低以及疫情管控措施的影响。”

  据最新公告,今年4月,宝胜收入仅为12.05亿,同比下跌幅度高达38.2%,这预示着一个更大的业绩低谷。

  滔搏没有“躺平”,其一大举措就是优化直营实体门店结构。

  公司称,要在更具潜力的核心商圈落实大店项目,升级改造具备更高潜力的门店,持续关闭低产和亏损店铺,降低门店结构中的长尾低效店影响。

  报告期内,滔搏直营店铺7695家,总门店数较去年同期净减少311家,毛销售面积反而扩大了,同比增加5.4%。

  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成为滔搏主要的发力点,以给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报告期内,滔搏300平方米以上大店数目占比12.9%,较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

  无独有偶,也在砍掉小店铺,其也在缩减销售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店面,增加大店的数目和占比。

  2021年,直营店铺网络中的大店数量,由682家增至752家,小店则由4558家降至3879家,总门店数减少609家。

  两家同步都在加大数字化投入。

  滔搏开通了小程序的直营门店,其私域流量销售额对门店总直营零售销售额,贡献占比已达10-20%。

  官方称,将不断尝试通过数字化,提升私域流量池内的用户粘性。

  耐克、阿迪达斯的低迷,也迫使滔搏调整资产组合,“拓展我们的品牌供应”。

  根据公布的财报,代理的“其他品牌”有彪马、匡威、The North Face、亚瑟士等,他们的业绩更加抗跌,其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也与滔搏展开合作,出现在了合作名单中,成为唯一的国产品牌。

  据悉,TOPSPORTS滔搏运动小程序中,可以购买的相关产品。

  截至6月2日,滔搏股价5.81港元,市值360亿港元,较上市巅峰期缩水超50%;200亿体量的宝胜国际,市值跌到不足50亿港币。

下一篇:同程旅行上线玩新计划 拈花湾景区限时0元抢
上一篇:上海环球港:超过400家品牌商户对外营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