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频出质量问题背后 “618”价格战已击穿下限?
5月31日,又一条小米电视屏幕突然掉落的监控在网络上热传。
事件发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当事人赵先生称,电视是一个多月前在京东平台购买的,机器设计疑似有缺陷,事发前两天已有征兆,当时他将屏幕按回去了。
连续两起相似事件引发热议,一度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评论称:“这就是质量不过关”“小米品控还是有问题”。
随后,小米方面在回应媒体时表示,已经确认由于小米电视EA70生产原因,极少数设备可能会出现屏幕开胶的问题。受影响设备锁定在生产日期为2月14日至3月20日期间的两批次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两批次的EA70电视提供免费上门检修服务,并提供额外两年延保服务。
自2013年推出首款智能电视以来,小米电视发展至今也已经有了近10年的历史,通过“性价比”“屏价比”“质价比”等特点积累了大批用户,短短几年出货量便跻身行业前列。
5月30日,小米电视宣布,其出货量连续三年位列国内第一。
然而,在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小米电视的质量屡屡被质疑。在各个社交平台和投诉平台上,可以看到消费者频频投诉小米电视,问题涉及闪屏、黑屏、异常卡顿、主板烧坏、大量广告……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向
“618”彩电大打价格战
长期以来,以“极致性价比”著称的小米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往往会快速打开市场,给业内传统企业带来压力。
除电视外,近年来,小米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智能家电也都表现强劲。小米集团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智能大家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主要来自智能空调出货量增长。
而近几年,小米也在极力摆脱给市场留下的“廉价”“低端”等印象。在智能手机方面,雷军多次公开表态要全面对标苹果。在领域,小米也试图走上高端化路线年又全线升级,推出超高端大师系列、高端旗舰数字系列……
事实上,高端化发展是目前彩电行业的共识,小米、华为以及创维、海信、TCL等传统厂商均在这一路线上奋进。但与此同时,主流厂商们也并未放弃低端市场。
小米电视此次被连续曝光屏幕自动脱落事件,恰逢“618”年中大促。今年“618”期间,彩电企业价格战愈加激烈。
某电商平台显示,今年“618”期间,一款55英寸的售价仅为1499元,65英寸的电视促销价为1999元,75英寸的电视促销价为2999元,32英寸、40英寸的小电视只要数百元……
不管是小米、华为、荣耀、Redmi、OPPO这些从手机发展到智能家电领域的厂商,还是创维、TCL、海信等传统家电厂商,都给出了让外界惊讶的彩电促销价。
事实上,早在4、5月份,业内对电视终端的价格战已有所预判。去年下半年以来,电视面板价格进入了长周期的下行通道。集邦咨询近期数据显示,5月下旬,电视面板价格跌势较4月扩大,32、43英寸每片均价较4月下跌约5美元,55英寸跌约7美元,65、75英寸下跌13至15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部分尺寸电视面板已跌破现金成本。
面板价格下跌,让终端电视的零售价有了下降空间。同时,彩电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企业主动降价,只求刺激购买。
刘步尘表示,近几年来,除了个别小家电、新品类厨电销量上涨外,传统家电品类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四大件”的销量都在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厂家也很焦虑,所以今年“618”会出现如此低价。
不过,屡次发生的产品品控和质量问题也证明,一味地低价竞争并不可取,对消费者、对行业均是伤害。在刘步尘看来,目前出现的彩电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整个行业的趋势是往上走的,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认识到,单纯追求低价的最终结果是既卖不动,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