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2022-04-09 15:06:40

  如前所述,在2022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与中国央行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是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比较明确的确定性因素。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可能影响中美长期利率走势(尤其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这可能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以及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不排除在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背景下,出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以及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加大的情况。

  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历史来看,每当美联储进入货币政策紧缩的周期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短期资本大量外流、本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国内风险资产价格下跌、本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冲击。在严重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引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那么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外部冲击将会更加猛烈。

  例如,我们团队的统计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过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政策周期。

  我们当前对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格局的基本预测如下:第一,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可能显著下降。一方面,中国的亮丽出口表现持续3年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可能抬升中国的进口成本。2022年经常账户顺差可能回落至1500亿~2000亿美元左右。第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可能有所放大,尤其是其他投资净流出可能显著放大。2022年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可能扩大至1000亿美元左右。第三,错误与遗漏项净流出在2022年可能扩大至1500亿美元左右。以上三方面预测意味着2022年中国国际储备增量可能下降500亿~1000亿美元。与之相对比的是,2020年与2021年中国国际储备分别增长了280亿与1886亿美元。

  2021年人民币汇率表现非常强劲。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与日元分别升值了2.3%、10.0%与12.4%,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指数升值了8.0%。在美元指数强劲上升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所以能够逆势上升,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显著扩大;二是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流入规模上升;三是外汇储备规模显著上行。

  然而,基于我们前文的分析,2022年中国可能面临货物贸易顺差显著缩小、外汇储备存量有所下降的局面,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加剧也可能导致短期跨境资本流入规模下降、流出规模上升。因此,笔者认为,202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温和贬值,下半年可能贬值至6.5~6.6左右。

下一篇:供应端问题层出不穷 纸浆寻求区间突破
上一篇: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新替代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