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 攻守平衡 —— 投研一体确保稳健收益
国泰君安资管认为,好的信用研究团队应当是攻防一体的。其不能仅仅立足于防御、因噎废食,也不能完全被投资需求所裹挟,沦为走风控流程的“吉祥物”,而更像是现代足球体系中的守门员。在先进的战术理念中,守门员应当根据场上形势,决定把守禁区严控布防,还是中场前压配合团队发起进攻。与之相似,在固收投研体系中,信用研究员既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进攻的发起者;既是投资的底线,也是投资的开端。
而实现和贯彻这样的投研理念无疑需要突出的深度研究能力。纵观过往,正是依赖信用研究员的深度研究,国泰君安资管得以多次提前规避信用风险,也挖掘了可观的投资收益。
19年8月,基于过剩产能流动性改善,国泰君安资管曾参与某煤炭国企的短债。但是到20年1月,研究团队通过深度跟踪认为行业景气度和企业融资环境发生恶化,于是充分提示风险并禁止新增配置,2月通过进一步跟踪建议减持,此后的10个月内,研究员保持高频的跟踪和警示,投资经理收到提示后一路降低该债券的持仓,直至11月该债券正式宣告违约。
20年底到21年初,由于曾出现违约事件,河南区域城投融资困难,市场信心大幅受挫。但是国泰君安资管的信用研究团队通过持续观察和深度调研,认为个别违约对河南地区城投融资的整体冲击有限,当时的市场情绪脱离理智出现超跌。基于以上判断,国泰君安资管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都增配该地区的城投债。之后,随着河南整体融资环境恢复,市场信用出清,相关的投资也取得了可观的回报。
这些案例在国泰君安资管FICC条线负责人丁杰能看来,恰好验证了投研一体化的重要性——信用研究不仅作为固收投资的坚实防线,亦能为固收投资挖掘贡献。
同样地,信用债投资攻防角度的切换需要严控底线风险。国泰君安资管固收信用增强团队主管赵博阳认为,债市防守反击意味着更多去寻找右侧机会,而不是盲目追求左侧投资,债券投资者最应当关注的是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而非长期增长或是估值反转的机会。因此对于尚未出清的行业或者细分领域,固定收益投资团队宁可错过所谓的“抄底机会”,也不会去追求所谓的“高性价比”,避免那些收益率稍高但在行业出清过程中容易受牵连的券种。反而是在行业的至暗时刻过去之后,投资团队才会选择防守反击,入场精挑细选的大概率被错杀的品种,上述的河南城投债就是典型的案例。